匣剑帷灯


   帷:帐幕。匣里的宝剑,帐里的明灯,剑气灯光,若隐若现。比喻事情无法掩藏,或故意露出消息引人注意。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á jiàn wéi dēng
成语注音 ㄒ一ㄚˊ ㄐ一ㄢˋ ㄨㄟˊ ㄉㄥ
成语简拼 xjwd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匣劍帷燈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帷:帐幕。匣里的宝剑,帐里的明灯,剑气灯光,若隐若现。比喻事情无法掩藏,或故意露出消息引人注意。


成语示例


匣剑帷灯法。(清 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法》)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一卷:“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


成语典故

借指掩映不露。唐文治《国文经纬大义》: “匣剑帷灯法。 ” ●《西京杂记》卷一: “高祖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开匣拔鞘,辄有风气,光彩射人。” 挺: 拔、拔出。汉高祖斩蛇之剑,颇为神异,其剑在匣中,犹灯在帷里,光影若隐若现。 并列 剑在匣里,灯在帷中,灯光剑气若隐若现。常用于评说诗文传记中写景、叙事、状物若隐若现的巧妙写法。也用来比喻事情无法掩盖或故露消息引人注意。语本晋·葛洪《西京杂记》卷1:“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义》:“~法。”△多用于评议诗文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收藏东西的器具,通常指小型的,盖可以开合:~子。木~。梳头~。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长~。~鞘。~术。~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

围在四周的帐幕:~幕。~幔。~幄(军用的帐幕)。~子。~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匣』

《唐韻》胡甲切《集韻》《韻會》轄甲切《正韻》胡夾切,𠀤音狎。 《說文》匱也。从匚,甲聲。 《廣韻》箱匣也。 《前漢·王莽傳》虎文衣廢,臧在室匣中者。 《杜甫詩》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龍匣。  又《韻會》通作柙。註詳木部。  又《集韻》古狎切,音甲。義同。

『帷』

《唐韻》洧悲切《集韻》于龜切《正韻》于嬀切,𠀤音爲。 《玉篇》幕也,帳也。 《集韻》幔也。 《釋名》帷,圍也。所以自障圍也。 《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 《註》在旁曰帷。三禮圖,四旁及上曰帷。 《又》掌舍爲帷宮,設旌門。 《註》張帷爲宮。  又帷裳。 《論語》非帷裳,必殺之。 《疏》在下之裳。其制,正幅如帷。名曰帷裳,則無殺縫。  又車帷。 《詩·衞風》漸車帷裳。 《傳》帷裳,童容也。 《疏》容謂襜車。山東謂之裳帷。  又童容,以幃障車之傍,如裳以爲容飾,故或謂之幃裳,或謂之童容。

『灯』

《集韻》當經切,音丁。 《玉篇》火也。 《類篇》烈火也。 《字彙》《正字通》𠀤云俗燈字。◎按玉篇,集韻,類篇,灯燈分載,音切各異,强合爲一,非。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騰切,音登。 《玉篇》燈火也。 《春明退朝錄》上元然燈,自昏至畫。 《西京雜記》元夕然九華燈于南山上,照見百里。 《又》咸陽宮有靑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銜燈,燈然鱗甲皆動,炳若列星。  又釋書以燈喻法,有傳燈錄。 《杜甫詩》傳燈無白日。  又《正字通》金燈草,一名山慈姑,醫方取此合爲丸,名玉樞丹,詳本草綱目。  又叶都郞切,音當。 《魏·敷鯨魚燈賦》寫載其形托于金燈,隆脊矜尾鬐甲舒張。 《集韻》本作鐙。 《說文》鐙,錠也。 《註》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別作燈。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