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伊朝夕


   不止一个早晨一个晚上。指是子不少。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ěi yí zhāo xī
成语注音 ㄈㄟˇ 一ˊ ㄓㄠ ㄒ一
成语简拼 fyzx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不止一个早晨一个晚上。指是子不少。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我有志,匪伊朝夕。(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婴宁》)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我有志,匪伊朝夕。”


成语典故

《周书?文帝纪上》:“今若召悦授以内官,臣列旆东辕,匪朝伊夕。”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强盗,抢劫财物的坏人:~徒。~首。叛~。 不,不是:~夷所思(不是常人的想法)。获益~浅。

彼,他,她:~说。~人(那个人,多指女性)。 文言助词:下车~始。~谁之力?~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姓。

早晨:~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日,天:今~。明~。

向着,对着:~向。~前。~阳。坐北~南。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见。~拜。~圣。~香。~仪。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廷。上~。退~。~野。~政。~臣。~议。~房。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代。唐~。 〔~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姓。

日落的时候:~阳。~照。朝(zhāo ㄓㄠ)~相处(chǔ ㄔㄨˇ)。 泛指晚上:前~。除~。一~谈。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匪』

《唐韻》《集韻》《韻會》府尾切《正韻》甫尾切,𠀤非上聲。 《說文》匪如篋。 《玉篇》竹器方曰匪。 《廣韻》器如竹篋。今从竹爲筐篚字。  又《說文》一曰非也。 《易·屯卦》匪𡨥㛰媾。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且其匪色。 《註》匪采,貌也。  又《集韻》《正韻》𠀤芳微切,音霏。 《禮·少儀》車馬之美,匪匪翼翼。 《註》行而有文也。  又《集韻》同騑。騑騑,馬行不止貌。  又《正韻》敷文切,音分。 《周禮·天官·大宰》八曰匪頒之式。 《註》匪,分也,謂分賜羣臣也。 《地官·廩人》以待國之匪頒。 《註》匪,讀爲分。

『伊』

《唐韻》於脂切《集韻》於夷切《韻會》幺夷切《正韻》於宜切,𠀤音蛜。彼也。 《詩·秦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又發語辭。 《詩·邶風》伊余來墍。  又《小雅》伊誰云從。  又維也。 《儀禮·士冠禮》嘉薦伊脯。 《揚雄·河東賦》伊年暮春,將瘞后土,禮靈祇。 《註》師古曰:伊,是也。  又鬰伊,不舒貌。 《後漢·崔寔傳》智士鬰伊於下。與噫通。  又吾伊,讀書聲。 《黃庭堅詩》北窻讀書聲吾伊。俗作吚。  又伊威,委黍也。 《詩·豳風》伊威在室。 《陸璣疏》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婦,在壁根下甕底土中生,如白魚者是也。  又姓。  又州名。本伊吾盧,地在燉煌大磧外,唐初內附,置伊州。  又木名。 《山海經》熊耳之山,伊水出焉,南入于洛。與洢同。  又《周禮·秋官》伊耆氏。 《註》伊耆,古王者號。後王識伊耆氏之舊德,而以名官。今姓有伊耆氏。

『朝』

《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𠀤陟遙切,音昭。 《說文》旦也。从倝舟聲。 《爾雅·釋詁》朝,早也。 《詩·鄘風》崇朝其雨。 《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爲終朝。  又朝鮮,國名。  又姓。 《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唐日本人朝衡。漢鼂錯,亦作朝。  又《廣韻》直遙切《集韻》《韻會》《正韻》馳遙切,𠀤音潮。 《爾雅·釋言》陪朝也。 《註》臣見君曰朝。 《書·舜典》羣后四朝。 《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 《註》朝,猶早也。欲其來之早。 《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 《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門內,謂之燕朝。其二是路門外之朝,謂之治朝。其三是臯門之內,庫門之外,謂之外朝。  又《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又同類往見亦曰朝。 《史記·司馬相如傳》臨邛令謬爲恭敬,日往朝相如。  又郡守聽事亦曰朝。 《後漢·劉寵傳》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  又《集韻》追輸切,音株。朝那,縣名。  又《韻補》叶陳如切。 《急就章》向夷吾竺諫朝。 《易林》赤帝懸車,廢職不朝。叔帶之災,居於氾廬。  又叶蚩於切。 《王逸·九思》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心勤渠。魂煢煢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終朝。  又叶張流切。 《韓愈·祭𥡆員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遊。草木之春,鳥鳴之朝。  又叶株遇切。 《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遭文叡聖,屢抗其疏。  又叶直照切。 《陸雲·夏府君誄》旣𥡆其績,英風彌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頻繁帷幄,祇承皇耀。  又叶直祐切。 《韋孟·在鄒詩》微微小子,旣耇且陋。豈不牽位,穢我王朝。

『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祥易切,音席。晨之對,暮也。 《尚書·大傳》歲之夕,月之夕,日之夕,謂臘爲歲夕,晦爲月夕,日入爲日夕也。 《詩·小雅》以永今夕。  又朝見曰朝,夕見曰夕。 《晉語》平公射鷃不死,使豎襄搏之,失。公怒,將殺之,叔向聞之夕。 《註》夕見于朝以諫也。  又七夕。 《齊諧記》桂陽武丁有仙道,謂弟曰:七月七夕,織女當渡河暫詣牽牛。 《荆楚歲時記》七夕,婦女結綵樓,𨻰瓜果庭中,穿七孔針以乞巧。柳宗元有乞巧文。  又官名。夕郞,漢制,給事黃門之職。  又地名。 《左傳·莊十九年》楚子卒,鬻拳葬諸夕室。  又山名。 《山海經》渾夕之山。  又曹夕之山。  又姓。望出巴郡。見《統譜》。  又斜也。 《呂覽》正坐于夕室,謂室斜而正其坐也。  又與昔通。 《莊子·天運篇》通昔不寐。  又叶在爵切,音皭。猶宿也。 《詩·齊風》齊子發夕。 《陸德明疏》發朝也。叶上鞹薄。 《說文》从月半見。 《徐曰》月字之半,月初生則暮見西方,故半月爲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