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冬腊月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í dōng là yuè
成语注音 ㄕˊ ㄉㄨㄥ ㄌㄚˋ ㄩㄝˋ
成语简拼 sdly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十冬臘月
成语英文 the cold months of the year(in the dead of winter)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反义词



成语示例


老舍《正红旗下》:“到十冬腊月,她要买两条丰台暖洞子生产的碧绿的、尖上还带着一点黄花的黄瓜,摆在关公面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59回:“十冬腊月喝凉水,临死埋在灶火坑。”


成语典故

并列 天气寒冷的季节。指农历十至十二月。杜鹏程《保卫延安》2章8:“宁金山浑身抖得像~穿着单衫。”△多用于描写天气方面。→寒冬腊月 数九严寒 冰天雪地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表示多、久:~室九空。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一年中的第四季:~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天。~眠。 姓。 象声词,敲鼓声:战鼓~~。

干肉:“噬~肉,遇毒。” 晾干:“燃得而~之以为饵。” 皮肤皴皱。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计时单位:一~。~份。岁~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十』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𠀤音拾。 《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 《易·繫辭》天九地十。 《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又通作什。 《孟子》或相什百。 《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 《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  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冬』

《唐韻》《集韻》《韻會》𠀤都宗切,篤平聲。 《說文》四時盡也。 《禮·月令》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 《樂記》冬,藏也。 《前漢·律歷志》冬,終也。 《白虎通》冰霜,冬之𠋫也。 《鶡冠子·環流篇》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又姓。 《韻會》前燕有司馬冬壽。

『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思積切,音昔。 《說文》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 《周禮•天官》腊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 《註》大物解肆乾之,謂之乾肉。薄析曰脯,捶之而施薑桂曰鍛脩。腊,小物全乾者。 《易•噬嗑》六三噬腊肉。 《疏》腊,是堅剛之肉也。  又久也。 《禮•郊特牲•猶明淸與醆酒於舊澤之酒也註》爲其味厚腊毒也。 《釋文》腊,音昔。隱義云:腊,久也。久酒有毒。 《前漢•五行志》味厚者腊毒。 《註》腊,久也。味厚者爲毒久也。  又極也。 《鄭語》毒之酋腊者,其殺也滋速。 《註》腊,極也。  又亟也。 《周語》厚味實腊毒。 《註》腊,亟也。  又措也。 《釋名》齊人云搏腊,搏腊猶把作,麤貌也。荆州人曰麤麻,韋草,皆同名也。麤,措也,言所以安措之也。  又官名。 《周禮•天官•獸人》凡獸入于腊人。  又體皴也。 《山海經》錢來之山,有獸焉,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註》治體皴。腊音昔。 《集韻》臘或作臈。 《晏子春秋·諫上》景公令兵摶治,當臈冰月之閒而寒冰,多凍餒而功不成。  又蜜臈。 《古今注》遠方諸山出蜜臈處,以木爲器,中開小孔,以蜜臈塗器內外。  又臈布。 《古今注》周書曰:昆吾氏獻切玉刀,切玉如臈布。  又《集韻》居曷切,音葛。臈胆,肥貌。 《廣韻》盧盍切《集韻》《韻會》力合切《正韻》落合切,𠀤音蠟。 《說文》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也。 《禮·月令》孟冬臘先祖五祀。 《註》此周禮所謂蜡祭也。 《前漢·武帝紀》祠門戸比臘。 《註》臘者,冬至後臘祭百神也。  又《陳勝傳》臘月,勝之汝隂。 《註》張晏曰:秦之臘月,夏之九月。臣瓚曰:建丑之月也。  又《正字通》風俗通:蔡邕獨斷,皆言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蜡,漢曰臘。一說月令,孟冬臘先祖五祀,自昔有之,非自漢始也。  又鄭𤣥月令註:臘卽周禮所謂蜡。不知臘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別,鄭合爲一,非。  又晉博士張亮議曰:臘者,接也,祭宜在新故交接也。俗謂臘之明日爲初歲,秦漢以來有賀,此皆古之遺俗也。  又道書言,道家有五臘,正月一日爲天臘,五月五日爲地臘,七月七日爲道德臘,又以十月十二日爲民歲臘,十二月正臘日爲王侯臘。  又《博雅》臘,索也。  又刃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爲劒,臘廣二寸有半寸。 《註》臘,謂兩刃。 《疏》兩刃者,兩面各有刃也。  又《正字通》眞臘,南蠻國名。  又《集韻》力涉切,音巤。義同。

『月』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厥切,音軏。 《說文》闕也。太隂之精。 《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 《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 《禮·祭義》月生於西。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 《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 《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又《洪範》二曰月。 《傳》所以紀一月。 《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禮·禮運》月以爲量。 《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又外國名。 《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又《韻補》叶危睡切。 《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又叶魚橘切。 《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 《類篇》唐武后作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