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难以幸存。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九回:“降者三万人,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
形容难以幸存。《水浒传》第一○九回:“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 并列 形容死去的多,能活下的很少。《水浒传》109回:“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多用于描写伤亡数量方面。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表示多、久:~室九空。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 无知觉:睡得~。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 极,甚:乐~人。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长,与“死”相对:~人。~体。~检。~物。 救活,使人活:~人无数。 在活的状态下:~埋。 逼真地:~脱。~像。 不固定,可移动,或处在进去状态的:~塞(sāi )。~扣。~页本。耳软心~(没主见)。 生动,不呆板,机灵,有生气:~力。 工作或生产品:~儿。~计。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𠀤音拾。 《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 《易·繫辭》天九地十。 《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又通作什。 《孟子》或相什百。 《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 《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 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死』《廣韻》息姊切《集韻》《韻會》《正韻》想姊切,𠀤斯上聲。 《白虎通》死之言澌,精氣窮也。 《釋名》死者,澌也,若冰釋澌然盡也。 《莊子·知北遊》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死。 《關尹子·四符篇》生死者,一氣聚散耳。 《禮·曲禮》庶人曰死。 《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又《周禮·天官·疾醫註》少曰死,老曰終。 又《山海經》有不死國,在南海大荒中。 《郭璞贊》赤泉駐年,神木養命。稟此遐齡,悠悠無竟。 又圓丘山有不死樹。 《郭璞贊》萬物暫見,人生如寄。不死之樹,壽蔽天地。 又《山海經》流沙之東,黑水之閒,有不死山。 又《劉孟會云》祖州海島產不死草,一株可活一人。 又姓。自、死、獨、膊,代北四姓也。見《氏族略》。 又叶息利切,音四。 《宋玉·九辯》願徼𡴘而有待兮,泊莽莽與埜艸同死。叶上至。 《說文》从人作𣦸。 又𣦹,同。
『九』《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己有切,𠀤音久。數也。 《說文》陽之變也。 《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九變者,究也。 又算法曰九九。 《韓詩外傳》齊桓公設庭爎待人士,不至。東野有以九九見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猶禮之,况賢於九九者乎。 《註》若今九章算法。 又《荆楚歲時記》俗用冬至次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爲寒盡。 又《史記·騶衍傳》中國之外,有赤縣神州者九。 又九之爲言多也。 《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言叛者衆,非實有九國也。宋趙鵬飛曰:會葵丘惟六國,會鹹牡丘皆七國,會淮八國,猶漢紀謂叛者九起也。 又陽九,戹也。 《左思·吳都賦》世際陽九。 《註》陽戹五,隂戹四,合爲九。 又姓。 又複姓。 《何氏姓苑》岱縣人,姓九百,名里。 又秦穆公時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馬,見《列子》。 又隷書防詐譌,凡紀數,九借用玖。 《𨻰絳曰》洪容齋五筆,九作久,陽數九爲老久義也。玖,黑色玉也。借作玖,非。 又《韻會》渠尤切,音仇。國名。 《史記·殷本紀》九侯。 《註》音仇。 又《集韻》《正韻》𠀤居尤切,音鳩。聚也。 《論語》九合諸侯。 《莊子·天下篇》禹親操橐耜,以九雜天下之川。 《註》九,讀糾。糾合錯雜,使川流貫穿注海也。九與鳩糾勼𠀤通。
『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戸括切,音佸。水名。 《水經》活水,出壷關縣東玷臺下。 又生也。 《詩·周頌》實函斯活。 又《孫穆·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弓曰活。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活切,音括。與𣴠同。活活,水流聲。 《詩·衞風》北流活活。 又汨活,水流疾貌。 《馬融·長笛賦》汨活澎濞。 又《韻補》叶胡決切,音血。 《魯褒錢神論》無位而尊,無勢而熱。危可使安,死可使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