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动物的窠巢。比喻坏人聚集互相争斗。
《梁书·元帝纪》:“侯景奔窜,十鼠争穴,郭默清夷,晋熙附义。”
比喻众多坏人互相争斗。《梁书·元帝纪》: “侯景奔窜,十鼠争穴,郭默清夷,晋熙附义。”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 “帝(曹丕)大怒曰: ‘勋(鲍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 收三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 ” 三国魏黄初七年,鲍勋因为孙邕开脱过失而触犯文帝曹丕。丕大怒,说,鲍勋必死无疑,凡替他说情的,当视同一窠穴的老鼠。 主谓 比喻坏人聚集相互争斗。《梁书·元帝纪》:“侯景奔窜,~,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贬义。多用于描写坏人的举止。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表示多、久:~室九空。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胆。~目寸光。投~忌器。~辈。 隐忧:~思。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 力求实现:~取。~气。~胜。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
洞,窟窿:孔~。石~。~居。~隙。龙潭虎~。 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干经过的地方:~位。 旧艺人称在市场或广场上表演时所占的一块地方:掌~的(指地主或班主)。走~。~头。 姓。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𠀤音拾。 《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 《易·繫辭》天九地十。 《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又通作什。 《孟子》或相什百。 《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 《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 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鼠』《唐韻》書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賞呂切,𠀤音暑。 《說文》穴蟲之總名也。 《廣韻》鼠,小獸,善爲盜。 《春秋·運斗樞》玉樞星散而爲鼠。 《易·繫辭》艮爲鼠。 又十二生肖之首。 又水鼠。 《雲僊雜志》穴水旁岸隙,似鼠而小,食菱芡魚蝦。 又冰鼠。東方朔云:生北荒積冰下,皮毛柔,可爲席。 又火鼠。 《神異經》出西域及南海火洲山有野火鼠,人取其毛績之,號火浣布。 又隂鼠。 《郭璞·山海經序》隂鼠生於炎山。 又耳鼠。 《山海經》丹熏山有獸,狀如鼠,以其尾飛。 又香鼠。 《字彙》河南禹州密縣雪霽山香鼠,長寸餘,齒鬚畢具香,類麝,踰大路則死。 又辟毒鼠。 《西域舊圖》大秦有辟毒鼠。 又天鼠。 《王羲之·十七帖》天鼠膏可治耳聾。 又兀兒鼠。 《甘肅地志》涼州地有兀兒鼠者,似鼠,有鳥名木周兒者,似雀,常與兀兒鼠同穴而處。○按此卽《尙書》同穴之鳥鼠也。 又鳥名。䖪鼠。 《山海經》栒狀之山有鳥,狀如雞而鼠毛,名曰䖪鼠。 又昌鼠,鯧鯸魚別名。 又鼠婦,蟲名。 《爾雅·釋蟲》蟠,鼠負。 《註》瓮器底蟲。 《疏》負作𧌈。陶註本草云:多在鼠坎中,鼠背負之。 《詩·豳風》伊威在室。 《毛傳》委黍也。郭璞曰:鼠𧌈之別名。𧌈,亦作婦。 又馬直肉下曰輸鼠。 《齊民要術》相馬法輸鼠欲方。 又木名。 《爾雅·釋木》楰鼠梓。 《郭註》楸屬。 又《本草》有鼠李。 又草名。 《爾雅·釋草》葝,鼠尾。 《註》可以染皁。 《又》𦸣鼠莞。 《註》纖細似龍鬚,可爲席。 又《正字通》山名。鳥鼠同穴山,在隴西首陽縣。 又土色。 《釋名》土赤曰鼠肝,似鼠肝色也。 又憂也。 《詩·小雅》鼠思泣血。亦書作癙。 《小雅》癙憂以痒。 又持兩端曰首鼠。 《史記·灌夫傳》武安君召韓御史曰:何爲首鼠兩端。 《註》首鼠,言一前一卻也。 上象齒,下象腹爪尾。俗省作䑕。楰字原刻臾作㬰。
『穴』《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決切,音坹。 《說文》土室也。 《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 《詩·大雅》陶復陶穴。 《箋》未有寢廟,故覆穴而居。 又《玉篇》孔穴也。 《孟子》鑽穴隙相窺。 又《廣韻》窟也。 《易·需卦》出自穴。 又訓爲側。 《爾雅·釋水》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又官名。 《周禮·秋官》穴氏掌攻蟄獸。 《疏》凡獸皆藏穴中,故以穴爲官名,使取蟄獸。 又地名。 《書·禹貢》鳥鼠同穴。 《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戴日爲丹穴。 《左傳·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于鍚穴。 《註》鍚穴,麇地。 《水經注》中廬縣之西山謂之馬穴山。 《左思·蜀都賦》嘉魚出于丙穴。 《註》丙穴,在漢中沔陽縣北。 又《韻會》古穴切。 《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 《註》孟康曰:穴,或作鐍,其形如鐍。如淳曰:凡氣在日上爲冠爲戴,在旁直射爲珥,在旁如半環向日爲抱,向外爲背,有氣刺日爲鐍。鐍,抉傷也。 又叶胡桂切。 《曹植·七啓》采英奇于側陋,宣皇明于巖穴。此甯子商歌之秋,而呂望所以投綸而逝。 又《集韻》戸橘切。 《淮南子·原道訓》水居窟穴,人民有室。 《孔融詩》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