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推万阻


   推:推拖。阻:阻拦。多次推拖阻拦。形容百般推辞、拒绝。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iān tuī wàn zǔ
成语注音 ㄑ一ㄢ ㄊㄨㄟ ㄨㄢˋ ㄗㄨˇ
成语简拼 qtw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千推萬阻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推:推拖。阻:阻拦。多次推拖阻拦。形容百般推辞、拒绝。


成语示例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却又尚书反悔起来,千推万阻。”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朱权《荆钗记》第四十六出:“邓尚书说亲,直恁千推万阻;见王太守乐意,却不顾五典三纲。”


成语典故

百般推辞与阻止。元.柯丹丘《荆钗记.责婢》:“邓尚书说亲,直恁千推万阻;见王太守乐意,却不顾五典三纲。” 并列 极力推托阻拦。[例]对应接受的任务,不能~,而应有责无旁贷之感。△用于行为描写。→推三阻四 七推八阻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见“秋”字“秋千”。 姓。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车。~搡。~拿。~倒。~敲。顺水~舟。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头。~土。 使事情开展:~广。~行(xíng )。~动。~销。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及。~究。~导。~论。~测。~事。 往后挪动(时间上):~延。~移。 辞让,脱卸:~让。~却。~委。~辞。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许。~重(zhòng )。~举。~崇。 让出,献出:~恩。~心置腹。

〔~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险要的地方:“马陵道狭,而旁多~隘,可伏兵”。 拦挡:~挡。~隔。~拦。~力。~挠。梗~。劝~。~击。~抑。~滞。~难(nán)。~塞(sè)。 艰难:道~且长。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千』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𠀤音阡。 《說文》十百也。  又《廣韻》漢複姓。  又《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 《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𤰞體,慕姬旦之懿仁。

『推』

《唐韻》他回切《集韻》《韻會》《正韻》通回切,𠀤退平聲。 《說文》排也。 《增韻》盪也,擠也。一曰進之也。 《禮·月令》孟春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 《左傳·襄十四年》或輓之,或推之。 《註》前牽爲輓,後送爲推。  又移也。 《詩·大雅》旱旣太甚,則不可推。 《疏》不可令之移去矣。推是遠離之辭。  又讓所有以予人也。 《史記·淮隂侯傳》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後漢·光武紀》推赤心置人腹中。  又卻也,諉也。  又《唐韻》昌錐切《集韻》《韻會》川錐切,𠀤音䜅。順遷也。 《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又《增韻》擇也,獎也,奉也。亦進之也。 《書·周官》推賢讓能,庶官乃和。 《禮·儒行》上弗援,下弗推。 《註》推猶進也。 《疏》不爲民下所薦舉也。 《前漢·韓信傳》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爲吏。 《註》無善行可推舉選擇也。  又尋繹也。 《前漢·劉向傳贊》有意其推本之也。 《註》言其究極根本,深有意也。 一曰窮詰也。 《史記·酷吏傳》天水駱璧推減。 《註》推,直追反,謂推繫之以成獄也。減一作成。

『万』

《廣韻》《集韻》《韻會》𡘋同萬。  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又《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 《唐韻》無販切,音蔓。 《說文》蟲也。 《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又數名。 《易·乾象》萬國咸寧。 《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又舞名。 《詩·邶風》方將萬舞。 《疏》萬者,舞之總名。 《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 《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又州名。 《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又姓。 《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又《韻補》入銑韻。 《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 《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阻』

《唐韻》側呂切《集韻》《韻會》《正韻》壯所切,𠀤音俎。 《說文》險也。 《廣韻》隔也。 《易·繫辭》德行恆𥳑以知阻。 《詩·秦風》遡洄從之,道阻且長。  又《商頌》罙入其阻。 《周禮·夏官·司險》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 《釋名》山巇曰險,水隔曰阻。若泛言則山水通用。 《集韻》同岨。  又《釋名》水出其後曰阻丘,此以水爲險也。  又《爾雅·釋詁》阻,艱,難也。 《書·舜典》黎民阻饑。  又止也。 《讀書通》通作沮。 《詩·小雅》亂庶遄沮。 《禮·儒行》沮之以兵。 《正字通》𠀤與阻同。  又《左傳·隱四年》州吁阻兵而安忍。 《註》阻,恃也。 《史記·秦本紀》阻法度之威,以督責於下。  又《玉篇》疑也。  又《廣韻》憂也。  又與淹通。 《史記·魯世家》勤勞阻疾。 《註》徐廣曰:阻作淹。  又《廣韻》《集韻》𠀤莊助切,音詛。 《廣韻》馬阻蹄。 《集韻》行不正也。本作跙。亦作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