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百亩;陂:池塘。形容度量宽广。
顷:百亩;陂:池塘。形容度量宽广。
《后汉书?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后汉书.黄宪传》:“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闳,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汎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世说新语.德行》作“万顷陂”。 东汉名士郭泰夸赞黄宪如千顷陂塘,澄之不清,淆之不浊。后因用以比喻人气度宏大的典故。 宋.辛弃疾《声声慢》词“送上饶黄倅秩满赴调”:“东南形胜,人物风流,白头见君恨晚。便觉君家叔度,去人未还。”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见“秋”字“秋千”。 姓。
池塘:~塘。~池。千顷之~。 水边,水岸:东海之~。 山坡,斜坡:“~南~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
[黄陂]地名,在湖北省武汉。
[陂陀](—tuó)倾斜不平。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𠀤音阡。 《說文》十百也。 又《廣韻》漢複姓。 又《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 《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𤰞體,慕姬旦之懿仁。
『陂』《唐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𠀤音𥓓。 《說文》阪也。一曰池也。 《玉篇》澤鄣也。 《風俗通義》陂者,繁也。言因下鍾水,以繁利萬物也。今陂皆以漑灌。 《書·禹貢》九澤旣陂。 《禮·月令》毋竭川澤,母漉陂池。 《註》畜水曰陂。 又地名。 《左傳·成四年》許人敗諸展陂。 《註》展陂,許地。 又《昭十三年》次于魚陂。 《註》竟陵縣城西北有甘魚陂。 又《正字通》黃陂,縣名,今黃州府。 又《前漢·禮樂志》騰雨師,洒路陂。 《註》路陂,路傍也。 又《集韻》或作波。 《史記·貨殖傳》水居千石魚陂。 又《灌夫傳》陂池田園。 《前漢書》𠀤作波。 又《前漢·景十三王傳》游雷波。 《註》波讀爲陂。雷陂,陂名。 又《集韻》蒲麋切,音皮。陂池,旁頹貌。 又《集韻》《韻會》𠀤滂禾切,音坡。 《集韻》與𨸭同。𨸭陀,不平也。 《爾雅·釋地》陂者曰阪。 《揚子·方言》陂,衺也,𨻰、楚、荆、揚曰陂。 《釋名》山旁曰陂,言陂陁也。 《玉篇》陂陀,靡迆也。 《唐韻正》書洪範,無偏無陂,遵王之義。本作頗,唐明皇攺爲陂。韻補曰:古義字皆音俄,周官註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叶俄音。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乂,攺頗爲陂,以從今音,古音遂湮矣。 又《集韻》逋禾切,音波。 《博雅》陂陁,衰也。 又《集韻》一曰山坡,或作岥。 又《集韻》蒲波切,音婆。陂陁,不平。 又《廣韻》《集韻》《韻會》彼義切《正韻》兵媚切,𠀤音賁。 《玉篇》傾也,邪也。 《正韻》不平曰險,不正曰陂。 《易·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復。 《周禮·春官·典同》陂聲散。 《史記·五宗世家》邯鄲中諸使過客,以彭祖險陂,故莫留邯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