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礼厚币


   卑礼:谦恭的礼节;厚币:厚重的币帛。比喻聘请人员的郑重殷切。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ēi lǐ hòu bì
成语注音 ㄅㄟ ㄌ一ˇ ㄏㄡˋ ㄅ一ˋ
成语简拼 blhb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卑禮厚幣
成语英文 courteous approach and generous gift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卑礼:谦恭的礼节;厚币:厚重的币帛。比喻聘请人员的郑重殷切。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朝廷卑礼厚币来延聘他,他在宋朝有多大的前程,要装模作样,高蹈远引,这便是不中抬举了。(清 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世家》:“惠王数败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成语典故

谦恭的礼节,丰厚的币帛。表示聘请贤士或待人的郑重与殷切。《史记.魏世家》:“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官场现形记》四一回:“每见新官到任,后任同前任因银钱交代,虽不免彼此龃龉;而后任帐房同前任帐房,却要卑礼厚币,柔气低声,以为事事叨教地步。” 见“卑辞厚礼”。《痛史》20回:“县令作色道:‘朝廷~来延聘他,他在宋朝有多大的前程,要装模作样,高蹈远引,这便是不中抬举了。’”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低下,低劣:~鄙。~下。~劣。~微。~怯。~恭。地势~湿。~以自牧(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古同“俾”,使。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姓。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的距离:~度。~薄(厚度)。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距离较大的,与“薄”相对:~纸。~重(zhòng )(a.又厚又重;b.丰厚;c.厚道而庄重)。 深,重(zhòng ),浓,多:~望。 不刻薄,待人好:~道(诚恳,宽容,“道”读轻声)。宽~。 重视,推崇:~此薄彼。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卑』

《唐韻》府移切《集韻》《韻會》賔彌切《正韻》逋眉切,𠀤音𥓓。 《說文》賤也。執事者。 《玉篇》下也。 《易·繫辭》天尊地𤰞。  又《韻會》鮮𤰞山,在柳州界。  又鮮𤰞,帶名。 《楚辭·大招》小腰秀頸,若鮮𤰞只。 《註》鮮𤰞,袞帶頭也。言腰支細小,頸銳秀長,若以鮮𤰞帶約而束之也。  又姓。 《廣韻》蔡邕胡太傅𥓓,有太傅椽鴈門𤰞整。  又《前漢·鄒陽傳》封之於有𤰞。 《註》地名也。音鼻。  又音彼。與俾同。 《荀子·宥坐篇》𤰞民不迷。  又音陛。與庳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蓋,上欲尊而宇欲𤰞。

『礼』

《集韻》禮古作礼。註詳十三畫。 《廣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弟切《正韻》良以切,𠀤音蠡。 《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 《韻會》孟子言禮之實節文斯二者,蓋因人心之仁義而爲之品秩,使各得其敘之謂禮。  又姓。 《左傳》衞大夫禮孔。 《徐鉉曰》五禮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

『厚』

《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𠀤𠋫上聲。 《說文》山陵之厚也。 《玉篇》不薄也,重也。 《易廣》博厚配天地。  又《戰國策》非能厚勝之也。 《註》厚,猶大也。  又《增韻》醲也。  又《廣韻》姓也。出《姓苑》。  又諡法,思慮不爽曰厚。

『币』

《龍龕》同印。 《唐韻》《集韻》《韻會》𠀤毗祭切,音弊。 《說文》幣帛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式均節財用,六曰幣帛之式。 《註》幣帛,所以贈勞賔客者。  又《集韻》財也。 《橫渠理窟》幣者,金玉齒革泉布之雜名。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致邦國之用,四曰幣貢。 《註》幣貢,玉馬皮帛也。  又《內府》凡四方之幣獻之,金玉齒革兵器,凡良貨賄入焉。 《管子·國蓄篇》以珠玉爲上幣,黃金爲中幣,刀布爲下幣。 《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方尺,緣以藻繢爲皮幣,直四十萬。 《前漢·武帝紀》有司以幣輕多姦,農傷而末衆,又禁兼幷之塗,故改幣以約之。 《註》幣,錢也。更去半兩錢,行五銖錢,皮幣,以撿約姦邪。  又《集韻》必袂切,音蔽。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