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不羣


   谓超出常人。《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羣, 河间献王 近之矣。”《北齐书·循吏传序》:“如 房仲干 之属,在 武平 之末能卓尔不羣,斯固弥可嘉也。” 明 金中淳 《<耳新>跋》:“陈言务去,入耳皆新,其命名亦卓尔不羣矣。”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超出常人。《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羣, 河间献王 近之矣。”《北齐书·循吏传序》:“如 房仲干 之属,在 武平 之末能卓尔不羣,斯固弥可嘉也。” 明 金中淳 《<耳新>跋》:“陈言务去,入耳皆新,其命名亦卓尔不羣矣。”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超高,超,不平凡:~见。~然。~越。~著。~绝。~异。 姓。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如此:偶~。不过~~。 那,其(指时间):~时。~后。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獸畜等動物相聚而成的集體。《詩•小雅•無羊》:“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羣。” 朋輩。《説文•羊部》:“羣,輩也。” 事物的種類。《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羣分。” 會合,聯合。《國語•齊語》:“令夫士,羣萃而州處,閒燕則父與父言義,子與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其幼者言弟。” 集團,社會集體。《廣韻•文韻》:“羣,隊也。” 和好。《詩•秦風•小戎》:“俴駟孔羣,厹矛鋈錞。” 隨俗。《楚辭•離騒》:“鷙鳥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 泛指多數。①指人。《禮記•祭法》:“王為羣姓立社,曰大社。”②指事物。《論衡•幸偶》:“獵者張羅,百獸羣擾,或得或失。” 眾多。《書•舜典》:“輯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 親戚。《禮記•三年問》:“因以飾羣,别親疏貴賤之節。” 地質學名詞。最大的地方性地層單位。範圍不定,通常相當於一個統或一個系,或者比系更大。所包含的岩層,組分不同,而且厚度很大。如:南山群;陽新群。 量詞。用於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如:一群孩子;一群馬。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長㦸百萬,胡騎千羣。”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卓』

《唐韻》《正韻》竹角切《集韻》《韻會》側角切,𠀤音涿。 《說文》高也。早上爲卓。隸作卓。 《揚子·法言》顏苦孔之卓。 《註》顏之苦亡它,惟苦孔子之道卓然高堅也。  又《釋名》超卓也。舉脚有所卓越也。  又姓。 《後漢·卓茂傳》卓茂字子康,南陽宛人也。

『不』

《韻會》《正韻》𡘋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 《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 《註》服不服之獸者。  又《廣韻》《韻會》𡘋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 《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𡘋缶去聲。義同。  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𡘋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 《爾雅·釋鳥》䳡其鳺鴀。 《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辭也。 《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又姓。 《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又《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 《詩·小雅》鄂不韡韡。 《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 《陸璣詩疏》柎作跗。 《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 《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又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 《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 《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又《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又與丕同。 《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 《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 《秦·和鐘銘》不顯皇祖。𠀤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又《韻補》叶補美切,音彼。 《荀子·賦篇》𥳑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 《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羣』

《廣韻》《韻會》《正韻》渠云切《集韻》衢云切,𠀤音帬。 《說文》輩也。 《玉篇》朋也。 《廣韻》隊也。 《易·繫辭》物以羣分。 《疏》羣黨,共在一處。 《禮·檀弓》吾離羣而索居。 《註》羣謂同門,友也。  又《詩·小雅》或羣或友。 《傳》獸三爲羣。 《禮·曲禮》大夫不掩羣。 《疏》羣謂禽獸共聚也。  又《詩·秦風》俴駟孔羣。 《鄭箋》孔羣,言和調也。  又緹羣,山名。 《後漢·五行志》出吳門,望緹羣。  又羣羣。 《李嘉祐詩》荻花寒漫漫,鷗鳥暮羣羣。  又《韻補》叶逵員切。 《楊方·合歡詩》不見佳人來,但見飛鳥還。飛鳥亦何樂,夕宿自作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