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荦为杰


   卓荦:超绝,特出。指超绝出众的杰出人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uó luò wéi jié
成语注音 ㄓㄨㄛˊ ㄌㄨㄛˋ ㄨㄟˊ ㄐ一ㄝˊ
成语简拼 zlwj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卓荦:超绝,特出。指超绝出众的杰出人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纡余为妍,卓荦为杰,较短量长,唯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成语典故

唐·韩愈《进学解》:“纡余为妍,卓荦为杰,较短量长,唯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超高,超,不平凡:~见。~然。~越。~著。~绝。~异。 姓。

才能出众的人:俊~。英雄豪~。 特异的,超过一般的:~作。~出人才。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卓』

《唐韻》《正韻》竹角切《集韻》《韻會》側角切,𠀤音涿。 《說文》高也。早上爲卓。隸作卓。 《揚子·法言》顏苦孔之卓。 《註》顏之苦亡它,惟苦孔子之道卓然高堅也。  又《釋名》超卓也。舉脚有所卓越也。  又姓。 《後漢·卓茂傳》卓茂字子康,南陽宛人也。

『杰』

《唐韻》《集韻》《韻會》𠀤渠列切,音桀。 《玉篇》人名。梁四公子,其一䨲杰。 《五代史》周世宗鎭澶淵,辟魏杰爲司法㕘軍。俗借作豪傑傑字。 《唐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𠀤音桀。 《淮南子·泰族訓》知過萬人者謂之英,千人者謂之俊,百人者謂之豪,十人者謂之傑。  又《前漢·高祖紀》子房,蕭何,韓信三者,皆人傑也。  又《說文》傲也。  又《詩·周頌》有厭其傑。 《傳》傑,苗之先長者。  又叶其利切,音暨。 《曹植·學宮頌》於鑠尼父,生民之傑。性與天成,該聖備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