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主求荣


   指出卖主人的利益以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ài zhǔ qiú róng
成语注音 ㄇㄞˋ ㄓㄨˇ ㄑ一ㄡˊ ㄖㄨㄥˊ
成语简拼 mzqr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賣主裘榮
成语英文 betray one's master for the sake of glory(sell out one's master to obtain promotion)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出卖主人的利益以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



成语示例


这位黄先生我看枉为人师!劝学生卖主求荣,他当的什么老师?温靖邦《将星在狼烟中升起》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得势则聚若蝇蚊,失势则散若鸟兽,甚至卖主求荣者颇多。”


成语典故

出卖主人的利益以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野叟曝言》五九回:“得势则聚若蝇蚊,失势则散若鸟兽,甚至卖主求荣者颇多。” 连动 不惜出卖自己的主子或上级,以达到个人升官发财、荣华富贵的目的。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再者,我对于~之徒,从来不敢信任。”△贬义。用于人的言行举止方面。→见利忘义?忠心耿耿 尽忠竭力 主辱臣死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菜。~身。买~。~方。~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 叛卖,出卖国家、民族或别人的利益:~友,~国求荣。~身投靠。 尽量使出力气:~力。~命。~劲儿。 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弄。~乖。倚老~老。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人。物~。失~(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上。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张。~见。~意。~义。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自~。~持。~宰。~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次。~要。~力。~将(jiàng)。 预示:早霞~雨。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神~。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姓。

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 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 需要:需~。供过于~。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主』

《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𠀤音麈。君也。 《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 《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  又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 《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鱄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又賔之對也。 《禮·檀弓》賔爲賔焉,主爲主焉。  又《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爲東道主。 《註》鄭在秦之東也。  又宰也,守也,宗也。 《易·繫辭》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又神主,宗廟立以棲神,用栗木爲之。 《春秋傳》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又匰主。 《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祭祀則供匰主。 《註》主神所依也。匰,盛主之器。  又《禮·曲禮》居不主奧。 《疏》主,猶坐也。  又《晉語》陽子剛而主能。 《註》上也。  又姓。隋主胄,明主問禮。  又主父,複姓。  又《正韻》陟慮切。同注。 《荀子·宥坐篇》主量必平似法。 《註》主,同註。

『求』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𠀤音裘。 《說文》索也。 《增韻》覓也,乞也。 《易·乾卦》同氣相求。 《詩·大雅》世德作求。  又招來也。 《禮·學記》發慮憲,求善良。  又等也。 《書·康誥》用康乂民作求。 《傳》求,等也。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  又山水名。 《山海經》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  又姓。 《三輔決錄》漢有求仲。  又與裘通。 《說文》裘字,古省作求。  又與球通。 《柳宗元·饗軍堂記》琉球作流求。  又《集韻》恭于切,音拘。與蛷同。肌蛷,蟲名。或省作求。  又《韻補》叶渠之切,音奇。 《班昭·東征賦》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兮。  又叶彊於切,音渠。 《陳琳·大荒賦》雖遊目於西極兮,大道卷而未舒。仍皇靈之攸暢兮,爰稽余之所求。  又叶巨九切,音臼。 《易林》春栗夏梨,少鮮希有。斗阡石萬,貴不可求。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𠀤音求。 《玉篇》皮衣也。 《詩·小雅》舟人之子,熊羆是裘。 《又》彼都人士,狐裘黃黃。 《周禮·天官·司裘》掌爲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中秋獻良裘,季秋獻功裘。 《中論》救寒莫如重裘。  又披裘公,人名。 《高士傳》披裘公曰:五月被裘負薪,豈取金者哉。  又菟裘,地名。 《左傳·隱十一年》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註》在梁父縣南。  又裘氏,亭名。 《水經注》沙水又東南逕裘氏鄕裘氏亭西。  又姓。 《通志·氏族略》裘氏,衞大夫食采于裘,因氏焉。  又《集韻》渠竹切,音鞠。義同。  又《韻補》渠之切,叶音其。 《詩·豳風》取彼狐狸,爲公子裘。 《說文》作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