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儿贴妇


   指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ài ér tiē fù
成语注音 ㄇㄞˋ ㄦˊ ㄊ一ㄝ ㄈㄨˋ
成语简拼 metf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賣兒貼婦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成语示例


卖儿贴妇竭膏血,一塔岂有功德缘!清·黄遵宪《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齐书 良政传 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成语典故

谓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南齐书.良政传.虞愿》:“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佛图。’”清 黄遵宪《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卖儿贴妇竭膏血,一塔岂有功德缘!” 并列 卖掉妻子儿女。《南齐书·虞愿传》:“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贬义。用于反映苛政害民,百姓处境悲惨。→卖儿鬻女家破人离 ?家殷人足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菜。~身。买~。~方。~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 叛卖,出卖国家、民族或别人的利益:~友,~国求荣。~身投靠。 尽量使出力气:~力。~命。~劲儿。 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弄。~乖。倚老~老。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儿』

《集韻》《韻會》𠀤而鄰切,音仁。 《說文》人也。 《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 《戴侗·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 《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  又《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 《唐韻》汝移切《集韻》《韻會》《正韻》如支切,𠀤爾平聲。 《說文》孺子也。象形。小兒頭囟未合。  又《韻會》男曰兒,女曰嬰。  又《韻會》兒,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  又《倉頡篇》兒,嬬也。謂嬰兒嬬嬬然,幼弱之形也。  又《韻會》姓也。漢有兒寬。  又《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研奚切《正韻》五黎切,𠀤音霓。姓也。 《前漢·藝文志》兒良一篇。 《註》師古曰:六國時人也。 《兒寬傳》兒寬,千乘人也。  又《韻會》弱小也。通作倪。 《孟子》反其旄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