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剑买琴


   指没有功名意识,志在归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ài jiàn mǎi qín
成语注音 ㄇㄞˋ ㄐ一ㄢˋ ㄇㄞˇ ㄑ一ㄣˊ
成语简拼 mjmq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賣劍買琹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没有功名意识,志在归隐。


成语示例


他卖剑买琴,退出江湖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卖剑买琴,斗瓦输铜。”


成语典故

谓归隐。清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卖剑买琴,斗瓦输铜。银针玉薤芝泥封,秦疏汉密齐梁工。” 参见:○卖剑买牛 并列 谓无意博取功名,志在归隐。清·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斗瓦输铜。”△用以表现人的思想、志趣。→买田阳羡 ?月中折桂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菜。~身。买~。~方。~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 叛卖,出卖国家、民族或别人的利益:~友,~国求荣。~身投靠。 尽量使出力气:~力。~命。~劲儿。 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弄。~乖。倚老~老。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长~。~鞘。~术。~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

拿钱换东西,与“卖”相对:~卖。~办(❶采购货物的人;❷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的中间人和经纪人)。~名。~好。~笑(旧指到妓院寻欢作乐)。~主。~方。~春(买酒,唐代酒名多带“春”字) 招致:~祸。 姓。

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瑟。~曲。~师。~意。抚~。~棋书画。 某些乐器的统称:钢~。月~。胡~。口~。竖~。小提~。~书(曲艺的一种)。弹~。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琴』

《唐韻》巨今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𠀤音靲。 《說文》本作珡,禁也。象形。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絃。周加二絃。 《徐曰》君子所以自禁制也。 《白虎通》琴以禁制淫邪,正人心也。 《琴論》伏羲氏削桐爲琴,面圓法天,底方象地,龍池八寸通八風,鳳池四寸合四氣。琴長三尺六寸,象三百六十日。廣六寸,象六合。前廣後狹,象尊𤰞也。上圓下方,法天地也。五絃象五行,大絃爲君,小絃爲臣,文武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 《三禮圖》琴第一絃爲宮,次商角羽徵,次少宮,次少商。琴有絃有徽,有首有尾,有脣有足,有腹有背,有腰有肩有越。脣名龍唇,足名鳳足,背名仙人,腰名美女。越長者龍池,短者鳳沼。臨岳琴首,絚絃者也。岳山琴尾高起,絚絃者也。城路,岳山下路也。鴈足支肩下,繫絃者也。軫支足下,轉扭調絃者也。 《正字通》琴名奇雅者,如伏羲,嬰䃌貢梓。帝命下相柏皇爲琴,曰丹維,曰祖牀。帝俊琴曰電母。俊之子晏龍琴曰菌首,曰白民。伊陟琴曰國阿。周宣王琴曰嚮風,銘曰情有耳,伏寇在。是祝琴曰太古。楚玉子無虧撫琴爲洞庭木秋之歌琴曰靑翻。崔駰琴曰臥冰。戴逵琴曰黑鵠。逵之子仲若琴曰躍魴。兄勃琴曰應谷。柳文暢琴曰春風。此數名可與號鍾,露越,綠綺,焦尾同備藻繪也。  又地名。 《公羊傳·定八年》甲起於琴如。 《註》琴如,地名。  又《山海經》西南黑水之閒有廣都之野,冬夏播琴。 《註》郭曰:播琴猶播殖,方俗言耳。  又姓。琴張,孔子弟子,字子開。見《左傳·昭二十年》。  又人名。 《山海經》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國,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  又蟲名。 《山海經》肅愼氏之國有蟲,獸首蛇身,名曰琴蟲。 《註》郭曰:亦蛇類也。  又琴城,冢名。 《水經注》楚人謂冢爲琴,六安縣都陂中有大冢。民曰公琴,世傳卽臯陶之冢。  又簷前鐵馬曰風琴。 《王半山詩》風鐵相敲固可鳴,朔兵行夜響行營。如何淸世容高枕,翻作幽窻枕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