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妻鬻子


   谓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ài qī yù zǐ
成语注音 ㄇㄞˋ ㄑ一 ㄩˋ ㄗˇ
成语简拼 mqy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賣妻鬻子
成语英文 sell one's wife and children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近义词



成语示例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33回:“可怜百姓无从呼吁,统害得卖妻鬻子,荡产破家。”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五回:“男女等也是良家儿女,只因命运淹蹇,又值恶薄时年,卖妻鬻子,家业凋零,出于无奈,只得做这偷摸的勾当。”


成语典故

谓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禅真逸史》第五回:“男女等也是良家儿女,只因命运淹蹇,又值恶薄时年,卖妻鬻子,家业凋零,出于无奈,只得做这偷摸的勾当。”《明史.邹缉传》:“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 并列 鬻,出卖。因为生活所迫,把妻子和儿子都出卖了。《明史·邹缉传》:“老幼流移,颠踣道路,~,以求苟活。”△多用于表示穷困生活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菜。~身。买~。~方。~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 叛卖,出卖国家、民族或别人的利益:~友,~国求荣。~身投靠。 尽量使出力气:~力。~命。~劲儿。 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弄。~乖。倚老~老。

男子的配偶:~子。~室(指妻子)。~小(妻子和儿女)。~离子散。

以女嫁人。

卖:~歌。~画。~文为生。卖儿~女。 〔淫~〕水流溪谷之间。 古同“育”,养育。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动物的卵:鱼~。蚕~。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妻』

《廣韻》七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千西切,𠀤音凄。 《說文》妻,與己齊者也。 《詩·邶風》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又令妻,令善之妻。 《詩·魯頌》令妻壽母。  又妻曰鄕里。 《南史·張彪傳》呼妻曰:我不忍令鄕里落他處。 《姚寬曰》猶會稽人言家里。  又《梵書·蓮經註》佛有妻,名耶須。  又《集韻》千咨切,恣平聲。義同。  又七計切,音砌。以女嫁人曰妻之。 《論語》以其子妻之。一曰妻者,判合也。夫者,天也。故於字夫正而妻偏。

『鬻』

《唐韻》《集韻》𠀤之六切,音祝。 《說文》䭈也。 《註》今俗作粥。 《爾雅·釋言》鬻,糜也。 《註》淖糜。 《儀禮·士喪禮》鬻餘飯。 《註》以飯尸餘米爲鬻也。 《左傳·昭七年》饘於是,鬻於是。 《註》饘鬻,餬屬也。  又《集韻》《正韻》𠀤余六切,音育。 《左傳·昭三年》有鬻踊者。 《註》賣也。  又《莊子·德充符》四者天鬻也。天鬻也者,天食也。 《音義》鬻,養也。  又姓。 《前漢·藝文志》鬻子名熊,爲周師,自文王以下問焉,周封爲楚祖。  又《集韻》居六切,音鞠。 《詩·豳風》鬻子之閔斯。 《傳》鬻,稚也。 《朱傳》養也。  又《集韻》忙皮切,音糜。通作𩞁𩞇。  又叶余律切,音矞。 《揚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貨市寵,而苞苴是鬻。  又叶職律切,音㤕。 《蘇轍·鍾山詩》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掃盡人閒迹。客到惟燒柏子香,晨饑坐視山前鬻。

『子』

《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𠀤音梓。 《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 《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又《廣韻》息也。 《增韻》嗣也。 《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 《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 《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 《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又男子之通稱。 《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又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又卿之妻曰內子。 《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又《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又《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又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又辰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 《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又《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疏》子者,奉恩宣德。  又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又國名。 《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又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又姓。 《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又複姓。 《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又子細,猶分別。 《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 《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又去聲,才四切。 《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又與慈通。 《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 《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又叶濟口切,音走。 《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又叶子德切,音則。 《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 《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