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官职;官位;鬻:卖;爵:爵位;原指君主制国家中;封建贵族的等级。出卖官职和爵位。指旧时执掌大权的人利用手中的职权换取钱财。
《宋书 邓琬传》:“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奕,日夜不休。”
鬻:音yù,卖的意思。全句指旧时掌权者出卖官职爵位以聚敛财物。语出《宋书·邓琬传》。邓琬(363-433年)字元琬,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任给事黄门侍郎,后出京任晋安王子勋的镇军长史、寻阳内使等官。因怂恿子勋谋反称帝,被属下张悦所杀。邓琬为人昏愦、粗俗,并且贪婪成性,凡是有关财物,以及酒食等收受发放,他都要亲自称量。甚至和儿子一起出卖官职爵位,其贪婪之甚由此可见一斑。 【出典】: 《宋书》卷84《邓琬传》2135页:“琬性鄙闇(暗),贪吝过甚,财货酒食,皆身自量校。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奕,日夜不休。” 【例句】: 唐·李百药《赞道赋》:“直言正谏,以忠信而获罪;卖官鬻爵,以货贿而见亲。” 《旧唐书·柳泽传》:“臣窃见神龙以来,纲纪大坏,内宠立命,外嬖制权,因贵凭势,卖官鬻爵。”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昔黄巾造反,其原皆十常侍卖官鬻爵,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致天下大乱。” 并列 鬻,卖。爵:爵位。旧指掌权者出卖官职、爵位,以聚敛钱财。语本《管子·八观》:“赏罚不信,五年而破;上卖官爵,十年而亡。”《宋书·邓琬传》:“父子并~。”明·王世贞《鸣凤记·写本》:“严嵩父子秉政弄权……~,取利下尽锱铢。”△贬义。多用来形容贪官污吏或黑暗的官场。→贿赂公行 ?选贤与能。 也作“贩官鬻爵”、“卖官贩爵”、“卖官卖爵”、“卖爵鬻官”。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菜。~身。买~。~方。~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 叛卖,出卖国家、民族或别人的利益:~友,~国求荣。~身投靠。 尽量使出力气:~力。~命。~劲儿。 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弄。~乖。倚老~老。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 姓。
卖:~歌。~画。~文为生。卖儿~女。 〔淫~〕水流溪谷之间。 古同“育”,养育。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位。官~。~禄(爵位和俸禄)。~士。 古同“雀”。
《唐韻》古丸切《集韻》《韻會》《正韻》沽歡切,𠀤音觀。 《說文》吏事君也。 《玉篇》宦也。 《論語·撰考》黃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 《周禮·天官疏》上古以雲鳥紀官,六官之號見於唐虞,堯育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之子,使掌舊職天地之官。其時官名,蓋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 又分命仲叔,使掌四時之官,春爲秩宗,夏爲司馬,秋爲士,冬爲共工。共工,冬官也。合稷與司徒,是六官之名見也。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數,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備,故曰設官分職,以爲民極。 又《增韻》職也,使也,公也。 《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 《禮·王制》論定然後官之。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六命賜官。 《註》謂自置其臣屬,治家邑也。 又朝廷治事處曰官。 《禮·玉藻》在官不俟屨。 《註》趨君命也。 《前漢·賈誼傳》學者所學之官也。 又事也。 《禮·樂記》禮樂明備,天地官矣。 《疏》官猶事也,謂各得其事也。 又身有五官。 《孟子》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 《又》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 又姓。 又複姓。三氏,晉王官氏,魯亓官氏,楚上官氏。 又與管通,宋元邊徼所司曰掌管,今爲土司長官。 又叶古元切,音涓。 《崔駰·大理箴》嗟兹大理,愼於爾官。賞不可不思,斷不可不虔。 《說文》从宀从㠯。㠯猶衆也,與師同意。
『鬻』《唐韻》《集韻》𠀤之六切,音祝。 《說文》䭈也。 《註》今俗作粥。 《爾雅·釋言》鬻,糜也。 《註》淖糜。 《儀禮·士喪禮》鬻餘飯。 《註》以飯尸餘米爲鬻也。 《左傳·昭七年》饘於是,鬻於是。 《註》饘鬻,餬屬也。 又《集韻》《正韻》𠀤余六切,音育。 《左傳·昭三年》有鬻踊者。 《註》賣也。 又《莊子·德充符》四者天鬻也。天鬻也者,天食也。 《音義》鬻,養也。 又姓。 《前漢·藝文志》鬻子名熊,爲周師,自文王以下問焉,周封爲楚祖。 又《集韻》居六切,音鞠。 《詩·豳風》鬻子之閔斯。 《傳》鬻,稚也。 《朱傳》養也。 又《集韻》忙皮切,音糜。通作𩞁𩞇。 又叶余律切,音矞。 《揚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貨市寵,而苞苴是鬻。 又叶職律切,音㤕。 《蘇轍·鍾山詩》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掃盡人閒迹。客到惟燒柏子香,晨饑坐視山前鬻。
『爵』《唐韻》卽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卽約切,𠀤音雀。 《說文》禮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 又持之也。所以飮器。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 《字彙》取其能飛而不溺於酒,以示儆焉。 《埤雅》一升曰爵。亦取其鳴節,以戒荒淫。 《詩·小雅》發彼有的,以祈爾爵,又酌彼康爵。鄭箋康虚也。 又《禮記·投壷》正爵旣行,請立馬。 又《儀禮·鄕飮酒禮》揖讓如初,升乃羞無算爵。 又《玉篇》竹器,所以酌酒也。 又《集韻》爵位也。 《廣韻》封也。殷爵三等。周爵五等。三等法三光也。五等法五行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馭羣臣,一曰爵。 《註》爵謂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也。 《疏》以德詔爵以賢乃受爵也。 又《埤雅》大夫以上與燕賞。然後賜爵,以章有德,故謂命秩爲爵祿爵位。 《書·武成》列爵惟五。 《傳》公侯伯子男也。 又《廣韻》爵,量也。量其職,盡其才也。 又官名。 《前漢·汲黯傳》爲主爵都尉。 又鳥名。 《孟子》爲叢敺爵者鸇也。 《疏》鸇能食鳥雀。 又叶資昔切,音卽。 《陸機·贈顧驃騎詩》淸塵旣彰,朝虛好爵,敬子侯度,愼徽百辟。 又叶子結切,音節。 《蘇軾·補龍山文》宰夫揚觶,兕觥舉罰,請歌相䑕,以侑此爵。 《註》罰,房穴反。 《玉篇》本作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