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男鬻女


   指因生活所迫而出卖自己的儿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ài nán yù nǚ
成语注音 ㄇㄞˋ ㄋㄢˊ ㄩˋ ㄋㄩˇ
成语简拼 mnyn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賣男鬻女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因生活所迫而出卖自己的儿女。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旧社会,老百姓卖男鬻女还是勉强糊口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卢梦仙江上寻妻》:“况且如此荒年,那家不卖男鬻女来度命。”


成语典故

谓因生活所迫而出卖自己的儿女。《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况且如此荒年,那家不卖男鬻女来度命。”又《王本立天涯求父》:“莫说鸡犬不留,那怕你卖男鬻女,总是有田产的人,少不得直弄得灯尽油干。”亦作“卖儿鬻女”。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六章:“洛阳饥民卖儿鬻女。” 并列 出卖自己的儿女。《石点头》卷2:“况且如此荒年,那家不~来度命。”△贬义。用于旧时代为生活所迫者。→卖儿卖女 ?合家团圆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菜。~身。买~。~方。~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 叛卖,出卖国家、民族或别人的利益:~友,~国求荣。~身投靠。 尽量使出力气:~力。~命。~劲儿。 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弄。~乖。倚老~老。

阳性的人:~性。~人。~孩。~女平等。 儿子:长(zhǎng )~。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五等:~爵。

卖:~歌。~画。~文为生。卖儿~女。 〔淫~〕水流溪谷之间。 古同“育”,养育。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人。~士。~流(含轻蔑意)。少(shào )~。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古同“汝”,你。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男』

《集韻》《韻會》《正韻》𠀤那含切,音南。 《說文》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用力於田也。 《白虎通》男,任也。任,功業也。 《易·繫辭》乾道成男。  又爵名。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又姓。 《史記·夏本紀》其後有男氏。  又《韻補》叶尼心切,音寧。 《詩·大雅》太娰嗣徽音,則百斯男。

『鬻』

《唐韻》《集韻》𠀤之六切,音祝。 《說文》䭈也。 《註》今俗作粥。 《爾雅·釋言》鬻,糜也。 《註》淖糜。 《儀禮·士喪禮》鬻餘飯。 《註》以飯尸餘米爲鬻也。 《左傳·昭七年》饘於是,鬻於是。 《註》饘鬻,餬屬也。  又《集韻》《正韻》𠀤余六切,音育。 《左傳·昭三年》有鬻踊者。 《註》賣也。  又《莊子·德充符》四者天鬻也。天鬻也者,天食也。 《音義》鬻,養也。  又姓。 《前漢·藝文志》鬻子名熊,爲周師,自文王以下問焉,周封爲楚祖。  又《集韻》居六切,音鞠。 《詩·豳風》鬻子之閔斯。 《傳》鬻,稚也。 《朱傳》養也。  又《集韻》忙皮切,音糜。通作𩞁𩞇。  又叶余律切,音矞。 《揚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貨市寵,而苞苴是鬻。  又叶職律切,音㤕。 《蘇轍·鍾山詩》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掃盡人閒迹。客到惟燒柏子香,晨饑坐視山前鬻。

『女』

《唐韻》《正韻》尼呂切《集韻》《韻會》碾與切,𠀤茹上聲。 《博雅》女,如也。言如男子之敎,人之陽曰男,隂曰女。 《易·繫辭》坤道成女。 《詩·小雅》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禮·內則》女子生,設帨於門右。 《淮南子·地形訓》土地各以類生,澤氣生女。  又已嫁曰婦,未字曰女。 《禮·曾子問》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  又星名。須女四星,主布帛,爲珍寶藏,一名婺女。十二月旦在北,二月旦中。  又織女三星,天女也,主苽果絲帛,𠀤見《星經》。  又水名。 《山海經》嶧臯之山,其水出焉,東流注于激女之水。  又𤣥女,九天妃也。黃帝與蚩尤戰,不勝,歸太山,遇一婦人,曰:吾所謂𤣥女者。見《𤣥女戰法》。  又金女,西王母也,厥姓緱氏,見《集仙錄》。  又靑女,霜神也,至秋三月地氣下藏,靑女乃出,以降霜雪,見《淮南子·天文訓》。  又奼女,丹汞也。河上奼女,得火則飛,見《參同契》。  又國名。女子國,在巫咸北。 《郭璞·圖贊》女子之國,浴于黃水。乃媷乃字,生男則死。  又東女國,女主號賔就。見《唐書·西域傳》。  又扶桑東千里有女國,其人容貌端正,身體有毛,見《通考》。  又姓。湯賢臣女鳩,女房,漢賢良女敦,晉大夫女叔寬。  又梵言阿摩,此言女,言母。蘇弗室利,此言善女。  又鸚䳇名雪衣女,見《漢武外傳》。鵲名神女,見《古今注》。蜆名縊女,見《爾雅·釋蟲》。螟蛉名戎女,見《毛詩·註疏》。  又《集韻》《韻會》𠀤忍與切。同汝,對我之稱。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尼據切,茹去聲。以女妻人曰女。 《書·堯典》女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