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问渊博。
东汉 班固《汉书 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述宾 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识渊博。汉·王充《论衡·超奇》:“~者为通人。”△用于形容很有学问。→博览群书
多,广,大:广~。渊~。~学(学问广博)。~览。~爱。~物。 知道得多:~古。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取。~得。聊~一笑。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奕。赌~。
看,阅:阅~。游~。展~。~胜(观赏美景)。一~无余(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了,形容事物或诗文平淡无奇)。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 姓。
现在:~天。~生。~世。~番(这次)。古为~用。~是昨非。
《唐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𠀤邦入聲。 《說文》大通也。从十尃。尃,布也,亦聲。 《徐曰》十者,成數也。 《玉篇》廣也,通也。 《增韻》普也。 《荀子·修身篇》多聞曰博。 又《韻會》貿易也。古琴曲有不博金。 又六博,局戲。 《家語》君子不博,爲其兼行惡道故也。 又州名。 《韻會》春秋,齊之聊攝隨爲博州。 又姓。 《韻會》古有博勞,善相馬。
『古』《唐韻》《集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𠀤音鼓。 《爾雅·釋詁》古,故也。 《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 《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 《玉篇》久也,始也。 《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 《詩·邶風》逝不古處。 《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 《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 又《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註》先古,謂先祖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 《註》終古,猶言常也。 又賁古,縣名。 《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 又姓。 《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漢有古初,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北魏有古弼。 又草名。 《爾雅·釋草》紅蘢古。 《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又《集韻》古暮切,音顧。亦作故,義同。 《劉向·九歎》興離騷之微文兮,兾靈修之壹悟。還余車于南郢兮,復姓軌于初古。 又《字彙補》溪姑切,音枯。古成氏,複姓。漢廣漢太守古成雲。後秦古成詵,以文章參樞密。
『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吟切,音金。 《說文》是時也。 《廣韻》對古之稱。 《詩·召南》迨其今兮。 《毛傳》今,急辭也。 《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 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 《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 又《韻補》叶居靑切,音京。 《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 又叶居良切,音姜。 《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从亼𠃌會意。𠃌,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