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席而居


   极言生活之不安定,随时准备逃难。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uàn xí ér jū
成语注音 ㄐㄨㄢˋ ㄒ一ˊ ㄦˊ ㄐㄨ
成语简拼 jxej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卷蓆而居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极言生活之不安定,随时准备逃难。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沈亚之《万胜岗新城录》:“冬,纵兵临寿春,屠马塘,走其守令狐通,焚霍丘,淮南郡邑大骇,民人卷席而居。”


成语典故

极言生活之不安定,随时准备逃难。唐 沈亚之《万胜岗新城录》:“冬,纵兵临寿春,屠马塘,走其守令狐通,焚霍丘,淮南郡邑大骇,民人卷席而居。” 偏正 兵荒马乱,百姓居不安宁,准备卷席逃难。唐·沈亚之《万胜岗新城录》:“冬,纵兵临寿春,屠马塘,走其守令狐通,焚霍丘,淮南郡邑大骇,民人~。”△一般用于写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画~。手~。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第一~。藏书十万~。~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考试用的纸:试~。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尺。~帘子。 裹挟带动:~入。~扬。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烟~儿。纸~儿。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子。草~。苇~。竹~。凉~。~地而坐。~卷(juǎn )。 座位:~位。~次。出~。列~。 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宴~。酒~。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四~。 职位:主~。西~(塾师)。 量词:一~酒。 姓。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表(从……到……):从上~下。

住:~住。~民。同~。隐~。~处(chǔ)(a.住所;b.指生活处境)。 居住的地方:新~。故~。迁~。蜗~(喻窄小的住所)。 当,占,处于:~首。~中。~高临下。二者必~其一。 安着,怀着:~心(怀着某种念头,有贬义)。 积蓄,储存:奇货可~(a.指商人把珍稀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b.喻挟持某种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谋求功名利禄)。 停留:~守。 平时:平~。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卷』

《唐韻》居倦切《集韻》《韻會》古倦切《正韻》吉掾切,𠀤音眷。 《說文》厀曲也。  又書卷。 《揚子·法言》一卷之書,必立之師。 《增韻》可舒卷者曰卷。編次者曰帙。  又《唐韻》居轉切《集韻》《韻會》《正韻》古轉切,𠀤眷上聲。 《廣韻》舒卷之卷。 《韻會》或作捲。  又卷耳,艸名。 《詩·周南》采采卷耳。  又卷舌,星名。 《前漢·劉向傳》客星見昴卷之閒。 《註》師古曰:見於昴與卷舌之閒也。  又《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逵員切,𠀤音權。 《集韻》曲也。 《詩·大雅》有卷者阿。  又《中庸》一卷,石之多。 《註》猶區也。  又《韻會》大卷,黃帝樂名。 《周禮·大司樂註》卷者,卷聚之義。  又通作惓。 《前漢·賈捐之傳》敢昧死竭卷卷。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驅圓切,音㒽。 《集韻》縣名,在河南。 《前漢·周勃傳》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  又《集韻》一曰冠武。  又《正韻》古本切,音袞。 《禮·王制》三公一命卷,天子卷冕。 《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逵員切,𠀤音權。 《說文》氣勢也。 《齊語》有捲勇股肱之力。 《註》人勇爲拳。今本捲作拳。 《史記·孫子傳》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捲。 《註》捲即拳也。  又捲捲,用力貌。 《莊子·讓王篇》捲捲乎后之爲人,葆力之士也。 《註》自勞貌。  又《說文》一曰捲,收也。  又《唐韻》《廣韻》居轉切《集韻》《正韻》古轉切,𠀤與卷通。斂也。 《說文》俗以爲捲舒之捲。 《史記·張儀傳》席捲常山之險。 《王勃·膝王閣詩》珠簾暮捲西山雨。  又《唐韻》《廣韻》居倦切《集韻》古倦切,𠀤音眷。西捲,縣名。 《前漢·地理志》日南郡西捲縣。或作棬。  又《集韻》苦遠切,音綣。搏也。

『席』

《唐韻》祥易切《集韻》《韻會》《正韻》祥亦切,𠀤音夕。 《說文》藉也。 《玉篇》牀席也。 《廣韻》薦席。 《增韻》藳秸曰薦,莞蒲曰席。 《急就篇註》簟謂之席。  又重曰筵,單曰席。 《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第。 《註》衽席,單席也。 《釋名》席,釋也。可卷可釋。 《詩·邶風》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賈誼·過秦論》席卷天下。  又《韻會》資也,因也。 《書·畢命》席寵惟舊。 《前漢·劉向傳》呂產呂祿,席太后之寵。 《註》師古曰:席猶因也。言若人之坐於席也。  又《玉篇》安也。  又𨻰也。 《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註》席,𨻰也。鋪𨻰往古堯舜之善道,以待聘召。  又姓。 《韻會》出安定,其先司周之典籍,因氏焉。後避項羽名,改爲席。  又叶祥龠切,音灼。 《易林》重茵厚席,循臯采藿。

『而』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𠀤音栭。 《正韻》如支切,音兒。 《說文》頰毛也。 《註》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作其鱗之而。 《註》之而,頰𩑔也。  又《玉篇》語助也。 《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  又《書·洪範》而康而色。 《傳》汝當安汝顏色。  又《詩·小雅》垂帶而厲。 《箋》而亦如也。  又《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 《箋》而,猶與也。  又《禮·檀弓》而曰然。 《註》而,猶乃也。  又《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 《論語》學而時習之。  又《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 《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又《韻會》發端之辭也。  又《集韻》奴登切,音能。 《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 《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

『居』

《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𠀤音車。 《說文》凥處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經,仲尼凥,凥謂閒居,如此會意。今文作居。  又《廣韻》安也。 《書·盤庚》奠厥攸居。 《禮·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參相得。  又《書·舜典》五宅三居。 《註》三居,謂周之夷服,鎮服,蕃服也。  又坐也。 《論語·陽貨》居,吾語女。  又積也,蓄也。 《書·皋陶謨》懋遷有無化居。 《註》化,易也。謂交易其所居積也。  又《史記·平準書》富商𨍭穀百數,廢居,居邑。 《徐廣註》廢居,貯蓄之名。有所廢,有所蓄,言乗時射利也。  又止也。 《禮·月令》季秋行春令,師興不居。 《疏》不休止也。  又海鳥曰爰居。 《魯語》爰居止於魯東門外。  又姓。漢居般,封宋城侯。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居之切,音基。語助辭。 《禮·檀弓》公儀仲子之喪,舍其孫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聞也。 《註》怪之之辭,猶言何故也。一說何居,猶言此義何處。居讀如字,不必改音基。 《集韻》通作其。  又叶居御切,音據。 《詩·召南》惟鳩居之。叶下御。 《唐風》無巳太康,職思其居。叶下瞿。瞿去聲。○按《說文》居,一訓蹲。《長箋》以凥爲凥處,居爲蹲踞。《韻會》《正韻》收入御韻,引《詩》居居懷惡,不相親比,是居有倨音。《正字通》云:蹲踞通作倨。居止,居處,與蹲踞,貴倨,从經史分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