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忘餐


   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ā fèn wàng cān
成语注音 ㄈㄚ ㄈㄣˋ ㄨㄤˋ ㄘㄢ
成语简拼 ffwc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發憤忘飱
成语英文 study with such eagerness that one forgets one's meals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魏书·高允传》:“拔萃衡门,俱渐鸿翼,发愤忘餐,岂要斗食。”


成语典故

见“发愤忘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放,射:~射。百~百中。焕~。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散开,分散:~散。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打开,揭露:~现。~掘。 产生,出现:~生。~愤。奋~。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显现,显出:~病。~抖。~憷。 开始动作:~动。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气~。~悱(郁闷)。~慨。~怒。~然。悲~。激~。~恚。公~。义~填膺。~世嫉俗。

不记得,遗漏:~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吃:~具。~厅。聚~。风~露宿。 饭食:早~。西~。 量词,指一顿饭:一日三~。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忘』

《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𠀤音亡。 《說文》不識也。 《增韻》忽也。  又遺也。 《書·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曰篤不忘。謂不遺也。  又《儀禮·士冠禮》壽考不忘。 《註》長有令名,不忽然而遽盡也。  又善忘,病也。 《莊子·達生篇》氣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  又坐忘,無思慮也。 《莊子·大宗師》回坐忘。  又《廣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𠀤音妄。 《韻會》棄忘也。 《增韻》遺忘也。 《周禮·地官·司刺》三宥,一曰遺忘。  又志不在也。 《左傳·隱七年》鄭伯盟,歃如忘。 《註》志不在于歃血也。  又《韓愈·別竇司直詩》中盤進橙栗,投擲傾脯醬。歡窮悲心生,婉戀不能忘。 《說文》从心从亡。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