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究其根源。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第六卷:“徐昌毂虽不得叩源推委,而风调高秀,十不能得五。”
追究其根源。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徐昌穀虽不得叩源推委,而风调高秀,十不能得五。” 并列 追根寻源。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6:“徐昌虽不得~,而风调高秀,十不能得五。”△常用于表达要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的深层次的思维方面。→追根究底 ?蜻蜓点水 浅尝辄止
敲打:~击。~门。~关(➊入国求见;➋攻打关门;➌指足球、冰球等运动中攻打球门)。~诊。 旧时一种礼节:~拜。~见。~谒。~首。~头。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河~。泉~。发~。~远流长。~头。 事物的根由:来~。资~。渊~。能~。起~。策~地。 姓。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车。~搡。~拿。~倒。~敲。顺水~舟。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头。~土。 使事情开展:~广。~行(xíng )。~动。~销。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及。~究。~导。~论。~测。~事。 往后挪动(时间上):~延。~移。 辞让,脱卸:~让。~却。~委。~辞。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许。~重(zhòng )。~举。~崇。 让出,献出:~恩。~心置腹。
任,派,把事交给人办:~托。~派。~任。~员。~以重任。 抛弃,舍弃:~弃。~之于地。 推托,卸:推~。~罪。 曲折,弯转:~曲。~婉。~屈。 积聚:~积。 末、尾:原~。穷源意~(追究事物本原及其发展)。 确实:~实。 无精打采,不振作:~顿。~靡。
〔~蛇(yí ㄧˊ)〕❶敷衍,应付;❷同“逶迤”。
《集韻》《韻會》《正韻》𠀤丘𠋫切,音𡨥。 《玉篇》叩,擊也。 《禮·學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 《論語》以杖叩其脛。 《公羊傳·僖十九年》其用之社奈何,蓋叩其鼻以血社也。 《史記·秦始皇紀》叩關而攻秦。 又《集韻》以手至首也。 《正字通》稽顙曰叩首。 《前漢·李陵傳》叩頭自請。 又《韻會》問也,發也。 《論語》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疏》叩,發動也。 又《廣韻》《正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𠀤音口。 《廣韻》叩頭。 又《正韻》問也。本作𧥣。 又《廣韻》與扣同。亦擊也。 又叶孔五切,音苦。 《韓愈·元和聖德詩》取之江中,枷脰械手。婦女纍纍,啼哭拜叩。手音暑。
『源』《廣韻》《集韻》《韻會》𠀤愚袁切,音元。 《說文》水泉本也。 《禮·月令》爲民祈祀山川百源。 《註》衆水始出爲百源。 又水名。 《水經注》沁水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 又姓。 《北魏書·源賀傳》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魏大武謂之曰:與卿同源,可爲源氏。 《韻會》本作厵,篆省作原。
『推』《唐韻》他回切《集韻》《韻會》《正韻》通回切,𠀤退平聲。 《說文》排也。 《增韻》盪也,擠也。一曰進之也。 《禮·月令》孟春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 《左傳·襄十四年》或輓之,或推之。 《註》前牽爲輓,後送爲推。 又移也。 《詩·大雅》旱旣太甚,則不可推。 《疏》不可令之移去矣。推是遠離之辭。 又讓所有以予人也。 《史記·淮隂侯傳》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後漢·光武紀》推赤心置人腹中。 又卻也,諉也。 又《唐韻》昌錐切《集韻》《韻會》川錐切,𠀤音䜅。順遷也。 《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又《增韻》擇也,獎也,奉也。亦進之也。 《書·周官》推賢讓能,庶官乃和。 《禮·儒行》上弗援,下弗推。 《註》推猶進也。 《疏》不爲民下所薦舉也。 《前漢·韓信傳》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爲吏。 《註》無善行可推舉選擇也。 又尋繹也。 《前漢·劉向傳贊》有意其推本之也。 《註》言其究極根本,深有意也。 一曰窮詰也。 《史記·酷吏傳》天水駱璧推減。 《註》推,直追反,謂推繫之以成獄也。減一作成。
『委』《廣韻》於詭切《集韻》《韻會》鄔毀切,𠀤音骫。任也,屬也。 《莊子·知北遊》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子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 《左傳·昭元年》徐吾犯之妹美,公孫黑强委禽焉。 又頓也。 《唐書·杜遜能傳》書詔雲委。 《蘇頲傳》詔書塡委。 又棄置也。 《孟子》委而去之。 又本曰原,末曰委。 《禮·學記》或原也,或委也。 又端委,禮衣。 《左傳·昭元年》劉子謂趙孟曰:吾與子弁冕端委。 又宛委,山名,在會稽東南。 《汲冢周書》禹登宛委山,發金𥳑之書,得通水之理。 又姓。 《風俗通》太原太守委進。 又《集韻》於僞切,音萎。委積牢米薪蒭之總名。少曰委,多曰積,委積以待施惠。 又籠貨物之府。漢少府有屬官,郡置轉輸,開委府于京師,以籠貨物。 又《廣韻》於爲切《集韻》邕危切,𠀤音逶。雍容自得之貌。 《詩·召南》委蛇委蛇。 《鄘風》委委佗佗。 《說文》委,隨也。从女从禾。 《徐鉉曰》曲也。从禾垂穗,委曲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