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鸾单凤


   只:独,单;鸾:传说中风凰一类的鸟。没有配偶,孤零的一个。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ī luán dān fèng
成语注音 ㄓ ㄌㄨㄢˊ ㄉㄢ ㄈㄥˋ
成语简拼 zldf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只:独,单;鸾:传说中风凰一类的鸟。没有配偶,孤零的一个。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王子一《误人桃源》第二折:“他年不骑鹤,何日可登鳌,今夜恰乘龙,说甚的只鸾单凤,天与配雌雄。”


成语典故

并列 鸾凤,比喻夫妻。比喻单身独处。[例]年逾“不惑”的王明道如今又过起~的日子,终日寡言少语,再也听不到往日的欢声笑语了。△贬义。多用于比喻孤男寡女。→孤身只影 ?鸾凤和鸣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量词:一~鸡。 单独的,极少的:~身。片纸~字。

仅仅,惟一:~是(❶仅仅是;❷表示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❸但是)。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顾。~管。~见树木,不见森林。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只』

《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𠀤音紙。 《說文》語已詞也。 《詩·鄘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左傳·襄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  又《詩·王風》其樂只且。 《箋》言其自樂此而已。  又《小雅》樂只君子。 《箋》只之言是也。  又姓。 《正字通》明有只好仁。  又《廣韻》《集韻》章移切《韻會》支移切,𠀤音支。 《廣韻》專辭。  又《五音集韻》之日切,音質。本之爾切,無質音,今讀若質,俗音新增。  又《韻會小補》章忍切,音軫,引集韻云:只通作軹,莊子大宗師,而奚來爲軹。○按《集韻》軹註,𠀤無只通作軹之明文,雖字義相同,實非一字,《韻會》小補非。  又《楊氏轉註古音》引《楚辭》大招,白日昭只。只讀作馨,語餘聲。本作𠷓,省作只。○按𠷓、只二字,諸韻書皆分載,音切各別,只𠀤無馨音,楊氏說非。 《集韻》亦作𠮡。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之石切,音炙。 《說文》鳥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 《玉篇》奇也。 《增韻》物單曰隻。 《後漢·方術傳》得一隻舄。 《𥡆天子傳》載玉萬隻。  又《列子·力命篇》多偶,自專,乗權,隻立,四人相與遊于世,胥如志也。 《唐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𠀤音岐。 《廣韻》衹衼,尼法衣。 《類篇》𧛣裟謂之衹衼。  又《類篇》章移切,音支。適也。 《前漢·竇嬰傳》衹加懟自明揚主之過。 《師古曰》其字从衣。  又土禮切,同緹。帛丹黃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