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争旦夕


   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ǐ zhēng dàn xī
成语简拼 zzdx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成语典故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 古代官职:刺~。御~。 姓。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 力求实现:~取。~气。~胜。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

早晨:~暮。通宵达~。枕戈待~。 表示某一天,亦指农历的初一日:~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日(a.明天:b.白天)。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老~。花~。 纤度单位,九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

日落的时候:~阳。~照。朝(zhāo ㄓㄠ)~相处(chǔ ㄔㄨˇ)。 泛指晚上:前~。除~。一~谈。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史』

《唐韻》疎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𠀤音使。 《說文》記事者也。 《玉篇》掌書之官也。 《世本》黃帝始立史官,倉頡沮誦居其職。 《書·立政》周公若曰:太史司𡨥蘇公,式敬爾繇獄,以長我王國。 《詩·小雅》旣立之監,或佐之史。 《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  又《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又《周禮·天官·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按《周禮》凡官屬皆有府史。  又《周禮·天官》女史掌王后之禮職。 《春官》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王之八枋之灋,外史掌書外令。  又御史,長史,刺史,𠀤漢官名。  又太史,九河之一。 《爾雅·釋水》太史。 《疏》李巡云:禹大使徒衆,通其水道,故曰太史。  又姓。 《廣韻》周卿,史佚之後,出建康。  又《廣韻》漢複姓,五氏:世本衞有史朝朱駒,漢書藝文志有靑史氏著書,又有新豐令王史音,吳有東萊太守太史慈,晉有東萊侯史光。  又叶疎土切。 《易林》重黎祖後,司馬大史。陵氏之災,罹宮悲苦。 《說文》本作㕜。从又持中。中,正也。

『旦』

《唐韻》《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𠀤丹去聲。 《說文》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 《玉篇》朝也,曉也。 《爾雅·釋詁》旦,早也。 《書·大禹謨》正月朔旦。 《詩·陳風》穀旦于差。  又《大雅》昊天曰旦。 《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曲阿,是謂旦明。  又《詩·衞風》信誓旦旦。 《箋》言其懇惻款誠。 《疏》旦旦猶怛怛。 《釋文》旦旦,《說文》作𢘇𢘇。  又《詩·衞風·朱傳》旦旦,明也。  又《前漢·惠帝紀》當爲城旦舂者。 《註》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歲𠛬也。  又震旦,西域稱中國之名。 《樓炭經》蔥河以東名震旦。  又盍旦。 《禮·坊記》相彼盍旦。 《註》盍旦,夜鳴求旦之鳥。  又與神同。 《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也。 《註》旦當爲神,篆字之誤也。  又《韻補》叶都眷切。 《庾敳·意賦》宗統竟初不別兮,大德亡其情願。天地短於朝生兮,億代促於始旦。

『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祥易切,音席。晨之對,暮也。 《尚書·大傳》歲之夕,月之夕,日之夕,謂臘爲歲夕,晦爲月夕,日入爲日夕也。 《詩·小雅》以永今夕。  又朝見曰朝,夕見曰夕。 《晉語》平公射鷃不死,使豎襄搏之,失。公怒,將殺之,叔向聞之夕。 《註》夕見于朝以諫也。  又七夕。 《齊諧記》桂陽武丁有仙道,謂弟曰:七月七夕,織女當渡河暫詣牽牛。 《荆楚歲時記》七夕,婦女結綵樓,𨻰瓜果庭中,穿七孔針以乞巧。柳宗元有乞巧文。  又官名。夕郞,漢制,給事黃門之職。  又地名。 《左傳·莊十九年》楚子卒,鬻拳葬諸夕室。  又山名。 《山海經》渾夕之山。  又曹夕之山。  又姓。望出巴郡。見《統譜》。  又斜也。 《呂覽》正坐于夕室,謂室斜而正其坐也。  又與昔通。 《莊子·天運篇》通昔不寐。  又叶在爵切,音皭。猶宿也。 《詩·齊風》齊子發夕。 《陸德明疏》發朝也。叶上鞹薄。 《說文》从月半見。 《徐曰》月字之半,月初生則暮見西方,故半月爲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