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咽了这一口怨气,扯住了丈夫,哭了又哭,号天拍地的不肯放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咽了这一口怨气,扯住了丈夫,哭了又哭,号天拍地的不肯放手。”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气候:~气。~冷。 季节,时节:冬~。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用手掌打:~击。~掌。~抚。~案叫绝。 浪涛冲击:~岸。 拍打东西的用具:~子(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 乐曲的节奏:~节。 摄影:~摄。~照。~片子。 发出:~发。~电报。 阿谀,巴结:~马屁。吹吹~~。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 底子:质~。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走。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號。詳虍部號字註。 《唐韻》《正韻》胡刀切《集韻》乎刀切,𠀤音豪。大呼也。 《詩·大雅》式號式呼。 《小雅》載號載呶。 《傳》號呶,號呼讙呶也。 又哭也。 《易·同人》先號咷而後笑。 《周語》夫婦哀其夜號也。而取之以逃于褒。 又雞鳴也。 《晉書·律歷志》雞始三號。 又《廣韻》胡到切,音号。名號也。 《公羊疏》春秋貴賤不嫌同號。 《註》通同號稱也。 《白虎通》春秋傳曰:王者受命于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爲號也。 《周禮·春官·大祝》掌辨六號。 《註》號謂尊其名,更爲美稱。 又《夏官·大司馬》家以號名。 《註》鄕遂之屬謂之名,家之屬謂之號。 又《冢人》詔其號。 《註》謂諡號。 又號令也。 《易·渙卦》渙汗其大號。 又號召也。 《齊語》使周游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土。 又叶胡溝切。 《皮日休·悼賈文》臨汨羅之漾漾兮,想懷沙之幽憂。森樛羅以蓊鬰兮,時逬狖以相號。 《集韻》本作号,又作唬。 毛氏曰:从口从丂,丂音考,俗从号,非。 又作號,𠀤俗字。號字从𧆞作。
『天』《唐韻》《正韻》他前切《集韻》《韻會》他年切,𠀤腆平聲。 《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 《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 《易·說卦》乾爲天。 《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 《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 《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 《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天,根氐也。 《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又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又神名。 《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𠛬。 《陶潛詩》𠛬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又地名。 《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 《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又山名。 《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 《註》天山,卽祁連山。 又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又署名。 《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又景天,草名。 《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又髡𠛬。 《易·暌𧰼》其人天且劓。 又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𠀑,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拍』《廣韻》《正韻》普百切《集韻》《韻會》匹陌切,𠀤音魄。 《說文》本作𢫦。拊也。 《釋名》搏也。以手搏其上也。 《唐書·曹確傳》優人李可及,能新聲自度曲,少年爭慕之,號爲拍彈。 《𨻰晹樂書》九部樂有拍板,韓文公目爲樂句。 《琴集》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𠀤蔡琰作。 又拍張,手搏捽,胡之戲也。 《南史·王敬則傳》善拍張,宋帝使跳刀,接無不中,仍撫髀拍張。 又《集韻》莫白切,音陌。擊也。亦與𢫦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伯各切,音博。與胉膊𠀤同。 《周禮·天官·醢人》饋食之豆,其實豚拍。 《註》鄭杜皆以拍爲膊,謂脅也。或曰豚拍肩也,今河閒名豚脅,聲如鍛鎛。
『地』《廣韻》徒四切《集韻》大計切《韻會》徒二切《正韻》徒利切,𠀤音弟。 《說文》元氣初分,重濁隂爲地,萬物所𨻰列也。 《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 《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 《易·說卦傳》坤爲地。 《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 《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 《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 又第也,但也。 《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 又叶徒何切,音沱。 《屈原·橘頌》閉目自愼,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按吳棫收地入箇韻,音隋,則過可如字讀,沱隋亦平去閒耳。本作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