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豪门。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即如家嫂,是名门望族,他本族本家进士一大堆,他偏是异样的难讲。”
见“名门旧族”。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 叫出,说出:不可~状。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 占有:不~一文。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量词:一~大炮。 姓。
看,往远处看:~见。眺~。张~。~尘莫及(喻远远落后)。~风捕影。 拜访:看~。拜~。探~。 希图,盼:期~。欲~。喜出~外。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族。名~。声~。威~。 向,朝着:~东走。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 埋怨,责备:怨~。 姓。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
《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𠀤音詺。 《說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玉篇》號也。 《廣韻》名字也。 《春秋·說題》名,成也。 《左傳·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問名于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又自呼名也。 《禮·曲禮》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又呼人之名也。 《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世婦。 又名譽也。 《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又《春秋·說題》名,大也。 《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 《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 又名號也。 《儀禮·士昏禮》請問名。 《疏》問名,問姓氏也。名有二種,一是名字之名,一是名號之名。孔安國註尚書,以舜爲名。鄭君目錄,以曾子爲姓名,亦據子爲名,皆是名號爲名者也。今以姓氏爲名,亦名號之類。 《周語》有不貢,則修名。 《註》名謂尊𤰞職貢之名號。 又號令也。 《周語》言以信名。 《註》信,審也。名,號令也。 又文字也。 《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于方。 《註》名書,文也,今謂之字。 《疏》名者,卽今之文字也。 《周禮·秋官·大行人》諭書名。 《註》書名,書之字也,古曰名。 又《春秋·解題》名,功也。 《周語》勤百姓以爲己名。 《註》功也。 又《釋名》名,明也,明實事使分明也。 又《爾雅·釋訓》目上爲名。 《註》眉眼之閒。 《說文》引《詩·齊風》作猗嗟䫤兮。 又姓。 《廣韻》左傳楚大夫彭名之後,唐名初撰公侯政術十卷。 又與命通。 《史記·天官書》免七命。 《註》免星有七名。 又《張耳傳》亾命遊外黃。 《註》脫名逃籍也。 又《集韻》忙經切,音冥。與銘同。志也。詳金部銘字註。 又《集韻》彌正切,洺去聲。與詺同。目諸物也。詳言部詺字註。 又叶彌延切,音綿。 《道藏歌》𤣥挺自嘉會,金書東華名。賢安密所戒,相期陽洛汧。 又叶莫陽切,音𨦵。 《韓愈·曹成王𥓓辭》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載,以有成王。 又叶必仞切,音儐。 《張華鮑元泰誄》烈考中丞,妙世顯名。峩峩先生,誕資英俊。
『望』《唐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𠀤音𧧄。 《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 《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 《詩·邶風》瞻望弗及。 又《詩·大雅》令聞令望。 《疏》爲人所觀望。 又《孟子》望望然去之。 《趙岐註》慚愧之貌也。 《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又《博雅》覗也。 《韻會》爲人所仰曰望。 又責望。 又怨望。 又祭名。 《書·舜典》望于山川。 《傳》皆一時望祭之。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𠀤音亡。義同。 《詩·小雅》萬夫所望。 《釋文》協韻音亡。 又《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 《易·小畜》月幾望。 《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 《韻會》从壬,譌从王。 《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
『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昨木切,音鑿。 《說文》矢鋒也。束之族族也。 《類篇》一曰从㫃,㫃所以標衆矢之所集。 又聚也。 《書·堯典》以親九族。 《註》高祖至𤣥孫之親。 《詩·周南》振振公族。 《傳》公族,公同祖也。 《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 《註》三族,謂父子孫,人屬之正名。 《左傳·隱八年》無駭卒,羽父請諡與族。 《疏》族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聯屬,其傍支別屬,則各自立氏。 又《書·堯典》方命圯族。 《傳》族,類也。 又《書·泰誓》罪人以族。 《傳》一人有罪,𠛬及父母妻子,言𠛬濫。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四閭爲族。 《註》閭二十五家,族百家。 又《左傳·襄八年》謀之多族。 《註》族,家也。 又《爾雅·釋詁》木族生爲灌。 《註》族,叢生。 《疏》木叢生者爲灌。 又《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爲。 《註》交錯聚結爲族。 又《集韻》作木切,音鏃。義同。 又千𠋫切,音凑。與蔟同。 《前漢·律歷志》一曰黃鐘,二曰太族。 《淮南子·泰族訓註》泰言古今之道,萬物之指,族於一理,明其所謂也。 又《集韻》《正韻》𠀤則𠋫切,音奏。樂變也。 《前漢·嚴安傳》調五聲,使有節族。 《註》蘇林曰:族音奏。師古曰:奏,進也。 又《集韻》《類篇》𠀤先奏切,音漱。嗾,或作族。使犬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