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汙忍垢


   忍受屈辱。《明史·周经传》:“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忍受屈辱。《明史·周经传》:“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一口水。~漱剂。~英咀(jǔ)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义。~量。~苞。~蕴。~混。~垢纳污(指包容坏人坏事)。 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怒。~羞。~情。

同“污”。

耐,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耐。~痛。~受。容~。~俊不禁(忍不住笑)。 狠心,残酷:~心。残~。

污秽,脏东西:污~。泥~。牙~。~腻。~秽。~敝(又脏又破)。 同“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男切,音涵。 《說文》嗛也。 《廣韻》銜也。 《莊子·馬蹄篇》含哺而熙。  又《禮·月令》羞以含桃,先薦寢廟。 《註》含桃,櫻桃也。 《釋文》含,亦作函。一說鸎鳥所含,故亦名鸎桃。  又《正韻》包也,容也。 《易·坤卦》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又《文言》含萬物而化光。 《書·盤庚》惟爾含德。  又《後漢·梁鴻詩》麥含含兮方秀。 《註》含含,麥盛貌。  又《廣韻》《集韻》𠀤胡紺切,涵去聲。 《廣韻》本作琀。 《集韻》通作唅。 《禮·檀弓》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弔含。 《疏》含,以玉實口也。 《春秋·文五年》王使榮叔歸含。 《註》珠玉曰含,含口實也。 《周禮·春官·典瑞》共飯玉含玉贈玉。 《註》含玉柱左右顚及在口中者。○按《禮·檀弓》《釋文》:含,和闇反。《春秋》《周禮》《釋文》:含,戸暗反。《春秋》亦作唅。

『汙』

《唐韻》屋孤切《集韻》《韻會》汪胡切,𠀤音烏。與洿同。 《說文》濁水不流也。一曰窊下。 《詩·小雅》田卒汙萊。 《傳》下則汙,高則萊。 《正義》汙者,池停水之名。禮記曰汙其宮而瀦焉是也。 《左傳·隱三年》潢汙行潦之水。 《疏》畜水謂之潢水,不流謂之汙。  又行濁亦曰汙。 《賈誼·新書道術篇》放理潔靜謂之行,反行爲汙。 《書·胤征》舊染汙俗。  又降也,殺也。 《禮·檀弓》道隆則從而隆,道汙則從而汙。 《註》有隆有殺,進退如禮。  又勞事亦曰汙。 《左傳·昭元年》處不辟汙。 《正義》言事之勞身,若穢之汙物。  又汙邪,下地田也。 《史記·滑稽傳》甌窶滿溝,汙邪滿車。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故切,惡去聲。 《說文》歲也。  又染也。一曰去垢汙曰汙。 《詩·周南》薄汙我私。 《傳》汙,煩也。 《箋》煩撋之用功深也。 《字略》煩撋猶捼莎也。亦音烏。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雲俱切,音于。水名。在鄴西南。 《後漢·郡國志》鄴有汙水,有汙城。 《註》史記,項羽擊秦軍汙水上。  又曲也。 《左傳·成十四年》春秋之稱,盡而不汙。 《杜註》言盡其事實,無所汙曲。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瓜切,音窊。鑿地也。 《禮·禮運》汙尊而抔飮。 《註》汙尊,鑿地爲尊。  又《韻補》叶烏戈切,音窩。 《楊方·合歡詩》爾根深且固,我根淺且汙。移植良無期,歎息將如何。  又叶文甫切,音武。 《杜甫·雷詩》氣暍腸胃融,汗滋衣裳汙。吾衰尤拙計,失望築場圃。

『忍』

《唐韻》而軫切《集韻》《韻會》《正韻》爾軫切,𠀤人上聲。 《說文》能也。 《徐曰》能音耐。从心刃。 《長箋》如刀剌心,忍意也。 《周武王·書銘》忍之須臾,乃全汝軀。  又《廣韻》强也,有所含忍。 《左傳·昭元年》魯以相忍爲國。  又安于不仁曰忍。 《詩·大雅》維彼忍心,是顧是復。 《詩·小雅》君子秉心,維其忍之。  又忍忍,猶不忍也。 《後漢·崔琦傳》情懷忍忍。  又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而振切,音仞。堅柔也,本作肕。亦作忍。 《周禮·地官·山虞註》柔忍,通作刃。 《詩·小雅·荏染柔木註》柔刃之木荏苒然。 《釋文》忍音刃。 《禮·月令·納材葦註》此時柔刃,𠀤與韌靭忍同。

『垢』

《唐韻》古厚切《集韻》《韻會》《正韻》舉后切,𠀤音苟。塵滓也。 《左傳·宣十五年》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韓非子·大體篇》不洗垢,而察難知。 《莊子·大宗師》仿偟乎塵垢之外。  又國名。 《華嚴經》國名無垢,琉璃爲地。  又《集韻》丘𠋫切,音宼。解垢,詭曲之辭。  又居六切,音匊。中不淨也。 《詩·大雅》維彼不順,征以中垢。  又叶公戸切,讀若古。 《楚辭·哀時命》務光自投于深淵兮,不獲世之塵垢。孰魁崔之可久兮,願退身而窮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