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贷无门


   告贷:向别人借钱。想借钱但没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ào dài wú mén
成语注音 ㄍㄠˋ ㄉㄞˋ ㄨˊ ㄇㄣˊ
成语简拼 gdwm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告貸無門
成语英文 have no means to borrow money
成语结构  补充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告贷:向别人借钱。想借钱但没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成语示例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12章:“而贫者从此告贷无门,生计俱绝矣!”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是如何告贷无门,处处受别人的嘴脸。”


成语典故

告贷:向别人借钱。形容经济十分困难,连借钱的地方都没有。清.林则徐《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歉收情形片》:“小民口食无资……近且累中加累,告贷无门,今冬情形,不但无垫米之银,更恐无可买之米。”李劼人《死水微澜》二部五:“虽然事隔十余年,犹然记得……是如何告贷无门,处处受别人的嘴脸。” 主谓 告贷,向别人借钱。形容经济十分困难,处境窘困,连借钱的地方都没有。李劼人《死水微澜》一部分:“虽然事隔十余年,犹然记得……是如何~,处处受别人的嘴脸。”△贬义。用于描写贫困。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说给别人,通知:~谕。~知。~诫。~诉。报~。劝~。奔走相~。 向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发。~状。控~。 表明,请求:~老。~急。自~奋勇。 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出现:~成。~竭(宣布某种东西用尽)。~罄(现指财物用尽或货物等售完)。公~。

借入或借出:~款。借~。信~。 推卸给旁人:责无旁~。 宽恕,饶恕:严惩不~。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量词:一~大炮。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无』

《唐韻》武夫切,音巫。 《說文》𣞣,亡也。奇字,无通𣞣。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 《易·乾卦》无咎。 《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 《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 《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巫。 《說文》亡也。 《玉篇》不有也。 《書·舜典》剛而無虐,𥳑而無傲。  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 《註》虛無皆有閒隙。 《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 《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 《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 《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又《說文奇字》作无。 《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又《集韻》或作亡。 《詩·衞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書,無逸。 《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 《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 《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 《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 《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 《集韻》無或作橆。韻會,𣞣本古文蕃𣞣字。篆借爲有無字。李斯變隷變林爲四點。〇按說文𣠮,从亡無聲,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義各別,不云相通。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玉篇集韻韻會俱非。韻會蕃橆作蕃𣞣,尤非。  又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