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姜呷醋


   形容生活清苦。又言咬文嚼字。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ǎo jiāng gā cù
成语注音 一ㄠˇ ㄐ一ㄤ ㄍㄚ ㄘㄨˋ
成语简拼 yjgc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齩姜呷醋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生活清苦。又言咬文嚼字。


成语示例


只恐使用不来,路上咬姜呷醋,件件省缩。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二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礼祠主膳,淡吃齑面;兵职驾库,咬姜呷醋。”


成语典故

形容生活清苦。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礼祠主膳,淡吃齑面;兵职驾库,咬姜呷醋。”《平妖传》第十二回:“只恐使用不来,路上咬姜呷醋,件件省缩。” 并列 呷,喝。形容生活清苦。《平妖传》12回:“只恐使用不来,路上~,件件省缩。”→粗茶淡饭 ?花天酒地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啮。~噬。~紧牙关。 钳子等夹住或螺丝齿轮等卡住:~合。~住扣。 喻话说定了不再改变,亦指受责难或审讯时拉扯不相关的人:一口~定。乱~好人。 狗叫:鸡叫狗~。 正确地读字音,亦指过分地计较字句的意义:~字儿。~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追赶进逼:双方比分~得很紧。

小口儿地喝:~了一口茶。

一种调味用的液体,味酸:米~。熏~。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咬』

《廣韻》古爻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𠀤音交。 《玉篇》鳥聲也。 《嵆康·贈秀才入軍詩》咬咬黃鳥。 《集韻》通作膠。  又《廣韻》《集韻》《正韻》於交切《韻會》幺交切,𠀤音㘭。 《廣韻》淫聲。 《集韻》哇咬,淫聲。  又《莊子·齊物論》宎者咬者。 《註》咬,哀切聲。  又《集韻》吉巧切,音狡。聲也。  又五巧切,音骲。與齩同,齧骨也。或作䶧齧。  又許介切,音譮。風聲。

『姜』

《廣韻》《集韻》《韻會》𠀤居良切,音疆。神農居姜水,以爲姓,其後爲齊甫,申呂,紀許,向芮。  又不姜,水名。 《山海經》不姜之水,黑水窮焉。 《柳宗元·天對》盈盈黑水,窮于不姜。 《集韻》同𧅁。

『呷』

《唐韻》《正韻》呼甲切《集韻》迄甲切,𠀤音䛅。 《說文》吸呷也。 《長箋》吸而飮曰呷。甲有斂藏義,故从甲。  又《廣韻》喤呷,衆聲。  又《司馬相如·子虛賦》噏呷萃蔡。 《註》衣裳張起之貌。

『醋』

《廣韻》在各切《集韻》疾各切,𠀤音昨。 《說文》客酌主人也。 《徐曰》今俗作倉故切,溷酢,非是。 《玉篇》報也。進酒於客曰獻,客答主人曰醋。今音措。 《儀禮·特牲饋食禮》祝酌受尸,尸醋主人。 《註》今文醋曰酢。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倉故切,音措。 《廣韻》醬醋。◎按醬醋之醋,古人作酢。互詳酢字註。  又醋溝,地名。 《岑參詩》龍堆接醋溝。 《郭緣生·述征記》醬魁城至醋溝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