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品行、学问两方面都很好。《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据我听你讲起你家太爷的光景来,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前辈。”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一章:“当王协统在任时,治军极为认真,任用多量的品学兼优的人材,为学术两科的教官。” 主谓 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儿女英雄传》9回:“一定是一位~,阅历通达的长老辈。”△褒义。多用于描写人品方面。→德才兼备 ?德薄能鲜
物件:物~。产~。赠~。战利~。 等级,种类:~名。~类。~色。~位。 性质:~质。~行(xíng )。~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评。~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味(品尝)。 指吹弄乐器:~箫。 姓。
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旬(两个十天)。~程。~并。 同时涉及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而有之。~收并蓄。~顾。~职。~任。~课。
《唐韻》丕飮切《集韻》《韻會》丕錦切,𠀤匹上聲。 《說文》衆庶也。 《廣韻》類也。 《易·乾卦》品物流形。 《疏》品類之物,流布成形。 又《書·舜典》五品不遜。 《疏》品爲品秩,一家之內,尊𤰞之差,卽父母兄弟子是也。 又《增韻》物件曰品。 《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 《疏》鄭元以爲金三品者,銅三色也。 《易·巽卦》田獲三品。 《註》一曰乾豆,二曰賔客,三曰充君之庖。 《禮·禮器》薦不美多品。 又《少儀》問品味,曰:子亟食于某乎。 《疏》品味者,殽饌也。 《周禮·天官·膳夫》品嘗食。 《註》品者,每物皆嘗之,道尊者也。 又《韻會》品格也。 《禮·檀弓》品節斯,斯之謂禮。 《疏》品,階格也,節制斷也。 又《玉篇》齊也。 《周語》品其百籩。 又同也。 《前漢·李尋傳》百里爲品。 《註》孟康曰:品,同也,言百里內數度同也。 又《玉篇》官品。 《周語》外官不過九品。 《註》九卿也。 又《廣韻》式也,法也。 又《廣韻》二口則生訟,三口乃能品量。 又官名。 《正字通》唐宦官曰品官。 又《廣韻》姓也。出何氏姓苑。 《正字通》明有品嵒。 又地名。 《左傳·文十六年》楚予乗馹,會師于臨品。 又《前漢·西域傳》戎盧國王治𤰞品城。
『兼』《唐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𠀤音縑。 《說文》幷也。从手禾。兼持二禾也。 《徐曰》會意。秉持一禾,兼持二禾。可兼持者,莫若禾也。 《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 《前漢·王莽傳》縣宰缺者,數年守兼。 《註》師古曰:不拜正官,令人守兼也。 又姓。 《韻會》衞公子兼之後。
『优』《篇海類編》于求切,音尤。五穀精,如人髮白也。 《唐韻》《集韻》《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𠀤音憂。 《爾雅·釋訓》優優,和也。 《詩·商頌》敷政優優。言人君德政和樂也。 又優游,和柔也。 《詩·大雅》優游爾休矣。 又《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優矣。 《傳》渥也。 《箋》寬也。 又《說文》饒也。 又饒洽也。 《詩·小雅》旣優旣渥。 又有餘力也。 《論語》仕而優則學。 又勝也,對劣之稱。 又《小爾雅》優,多也。 又《正韻》調戲也。 《左傳·襄六年》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長相優。 又伊優,屈曲佞媚貌。 又倡優。 《前漢·東方朔傳》朔好詼諧,武帝以俳優畜之。 又《左傳·襄二十八年》𨻰氏鮑氏之圉人爲優。 《正義》優者,戲名也。 《晉語》有優施。 《史記·滑稽傳》有優孟,優旃,皆善爲優戲,而以優著名。 又姓。 又《集韻》烏侯切,音謳。 《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亞音鴉。 又通作要,平聲。 《禮·深衣》要縫半下。 《鄭註》要或爲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