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又作“品竹调弦”。吹弹乐器。明代丹丘生(朱权)《荆钗记》:“欢宴乐人,只应品竹弹丝敲象板。”《水浒传》第六十九回:“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 并列 竹,指管乐器。丝,指弦乐器。吹奏弹弄乐器。语出元·无名氏《货郎担》4折:“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田聿月《说柳永》:“柳永精通音乐,~自然不在话下。”△多用于表现音乐方面。→吹拉弹唱 也作“品竹调丝”、“品竹调弦”。
物件:物~。产~。赠~。战利~。 等级,种类:~名。~类。~色。~位。 性质:~质。~行(xíng )。~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评。~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味(品尝)。 指吹弄乐器:~箫。 姓。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丸。子~。~雨。枪~。氢~。导~。手榴~。原子~。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右摄丸”。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射。~跳。~拨。~指。~琴。~奏。~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劾。~纠。讥~。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唐韻》丕飮切《集韻》《韻會》丕錦切,𠀤匹上聲。 《說文》衆庶也。 《廣韻》類也。 《易·乾卦》品物流形。 《疏》品類之物,流布成形。 又《書·舜典》五品不遜。 《疏》品爲品秩,一家之內,尊𤰞之差,卽父母兄弟子是也。 又《增韻》物件曰品。 《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 《疏》鄭元以爲金三品者,銅三色也。 《易·巽卦》田獲三品。 《註》一曰乾豆,二曰賔客,三曰充君之庖。 《禮·禮器》薦不美多品。 又《少儀》問品味,曰:子亟食于某乎。 《疏》品味者,殽饌也。 《周禮·天官·膳夫》品嘗食。 《註》品者,每物皆嘗之,道尊者也。 又《韻會》品格也。 《禮·檀弓》品節斯,斯之謂禮。 《疏》品,階格也,節制斷也。 又《玉篇》齊也。 《周語》品其百籩。 又同也。 《前漢·李尋傳》百里爲品。 《註》孟康曰:品,同也,言百里內數度同也。 又《玉篇》官品。 《周語》外官不過九品。 《註》九卿也。 又《廣韻》式也,法也。 又《廣韻》二口則生訟,三口乃能品量。 又官名。 《正字通》唐宦官曰品官。 又《廣韻》姓也。出何氏姓苑。 《正字通》明有品嵒。 又地名。 《左傳·文十六年》楚予乗馹,會師于臨品。 又《前漢·西域傳》戎盧國王治𤰞品城。
『竹』《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𠀤音竺。 《說文》冬生靑艸,象形。下垂箁箬也。 《竹譜》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 《又》竹雖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鮮育,五嶺實繁。 《詩·衞風》綠竹猗猗。 《禮·月令》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 《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 《史記·貨殖傳》渭川千畝竹,其人與千戸侯等。 《釋名》竹曰个。 《淮南子·俶眞訓》竹以水生。 又八音之一。 《周禮·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𠣻竹。 《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 《史記·律書註》古律用竹。 《前漢·律歷志》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隂,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閒而吹之,以爲黃鐘之宮。 《釋名》竹曰吹。吹,推也,以氣推發其聲也。 又竹𥳑。 《左傳註》造𠛬書于竹𥳑。 又竹帛。 《史記·孝文紀》請著之竹帛,宣布天下。 《說文》著之竹帛謂之書。 又竹花,竹實。 《謝靈運·晉書》元康二年,巴西界竹生花,紫色,結實。 《本草》竹花一名草華。 《莊子·秋水篇》鵷雛非練實不食。 《註》練實,竹實也。 又竹醉日。 《岳陽風土記》五月十三日謂之龍生日,可種竹,《齊民要術》所謂竹醉日也。 又地名。 《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史記》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 《前漢·地理志》孤竹在遼西令支縣。 《又》沛郡有竹縣。 《註》今竹邑。 《又》廣漢郡屬縣有綿竹。 《又》零陵郡竹山縣。 《水經注》藉水東南流,與竹嶺水合。 《穆天子傳》我徂黃竹。 《零陵記》桂竹之野。 《楊愼集》桂竹,後稱貴竹,今貴州。 《福建志》南安縣有苦竹山。 又官名。 《唐書·百官志》司竹監掌植竹葦,供宮中百司簾篚之屬。 又書名:《竹書紀年》《戴凱之·竹譜》《劉美之·續竹譜》。 又姓。 《廣韻》伯夷、叔齊之後,以竹爲氏。後漢有下邳相竹曾。 又草名。 《永嘉郡志》靑田縣有草,葉似竹,可染碧,名爲竹靑。 《宛陵詩註》錦竹,草名,似竹而斑。 又木名。 《益部方物略》竹柏,生峨嵋山,葉繁長而籜似竹。 又花藥名。 《本草》石竹,瞿麥也。鹿竹、菟竹,黃精也。玉竹,葳蕤也。 又菜名。 《齊民要術》竹菜,生竹林下,似芹科而莖葉細,可食。 《羣芳譜》淡竹葉,一名竹葉菜,嫩時可食。 又果名。 《桂海虞衡志》木竹,子、皮色、形狀全似大枇杷,肉甘美,秋冬閒實。 又䑕名。 《贊寧·筍志》竹根有䑕,大如貓,其色類竹,名竹豚,亦名稚子,杜詩所謂筍根稚子也。 又魚名。 《桂海虞衡志》竹魚出灕水,狀如靑魚,味似鱖。 又酒名。 《張協·七命》豫北竹葉。 《張華詩》蒼梧竹葉淸。 又《集韻》敕六切,音畜。萹竹,草名。 又與屬玉之屬通,鴨也。 《揚雄·蜀都賦》獨竹孤鶬。 又叶職律切。 《謝惠連·雪賦》雪宮建于東國,雪山峙于西域。岐昌發詠于來思,姬滿申歌于黃竹。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 《註》曲,區聿切。竹,職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