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跃抃舞


   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ǐ yuè biàn wǔ
成语注音 ㄒ一ˇ ㄩㄝˋ ㄅ一ㄢˋ ㄨˇ
成语简拼 xybw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喜躍抃舞
成语英文 dance for joy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列子·汤问》:“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成语典故

跃:跳。抃:鼓掌。形容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情状。《列子.汤问》:“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并列 形容极其高兴而手舞足蹈的情状。《列子·汤问》:“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褒义。多用于高兴的样子。→手舞足蹈 ?闷闷不乐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高兴,快乐:欢~。~悦。~讯。~剧。~气。~色。~幸。~乐(lè ㄌㄜˋ)。~洋洋。欢天~地。欣~若狂。 可庆贺的,特指关于结婚的:~事。~酒。~糖。~蛋。~联。~幛。~雨。~报。~庆。贺~。报~。 妇女怀孕:害~。她有~了。 爱好:~爱。~好(好)。~欢。好(hào ㄏㄠˋ)大~功(热衷于做大事,立大功,现常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适于:~光植物。海带~荤。 姓。

跳:跳~。飞~。~进。~然。~动。~~欲试。

拍手,鼓掌:~舞(因欢欣而鼓掌舞蹈)。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蹈。~技。~姿。~会。~剑。~女。~曲。~台。 耍弄:~弊。~文弄墨。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喜』

《唐韻》虛里切《集韻》《韻會》許已切《正韻》許里切,𠀤音蟢。 《爾雅·釋詁》喜,樂也。 《玉篇》悅也。 《書·益稷》股肱喜哉。 《易·否卦》先否後喜。  又聞喜,縣名。  又姓。 《正字通》元順帝時喜同,明正統中喜寧。  又《集韻》虛其切,音僖。末喜,有施氏女名。 《晉語》夏桀伐有施氏,有施人以妹喜女焉。  又《楚辭·天問》簡狄在臺嚳何宜,𤣥鳥致貽女何喜。 《註》喜叶音羲。  又《集韻》許記切,與憙同。好也。 《詩·小雅》彤弓弨兮,受言載之。我有嘉賓,中心喜之。 《註》載叶子利反,喜讀去聲。 《前漢·廣陵王傳》何用爲樂心所喜,出入無悰爲樂亟。 《註》韋昭曰:喜,許吏反。亟,丘吏反。  又《集韻》《類篇》𠀤昌志切,音熾。與饎同。詳食部饎字註。

『抃』

《唐韻》《集韻》《韻會》𠀤皮變切,音卞。拊手也。 《魏志·文帝紀註》能言之倫,莫不抃舞。 《楚辭·天問》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註》手拍曰抃。 《𨻰晹樂書》帝嚳命伶人作唐歌,有抃以爲節。 《註》兩手相擊也。今龜兹樂人彈指爲歌舞之節,亦抃之細。  又《正韻》毗面切,音便。義同。 《說文》本作𢪴。古借用作卞。亦通作弁。  又《集韻》方煩切,音藩。連抃,宛轉貌。與犿同。

『舞』

《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𠀤音武。 《說文》舞樂也。 《玉篇》足相背也。 《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 《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  又鍾體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 《註》此四名者,鍾體也。  又變弄也。 《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 《又》舞知以御人。  又官名。 《周禮·地官》有舞師。  又地名。 《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 《前漢·地理志》舞隂,縣名。  又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