嘑尔蹴尔


   语出《孟子·告子上》:“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尔,践踏貌。后以“嘑尔蹴尔”喻指无礼的、污辱性的施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述庵书》:“小省学政,职分本微,奉督抚如上司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ū ěr cù ěr
成语简拼 hece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语出《孟子·告子上》:“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尔,践踏貌。后以“嘑尔蹴尔”喻指无礼的、污辱性的施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述庵书》:“小省学政,职分本微,奉督抚如上司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同“呼”,叫喊。 姓。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如此:偶~。不过~~。 那,其(指时间):~时。~后。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踢:~鞠(踢球)。 踏:~踏。一~而就。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如此:偶~。不过~~。 那,其(指时间):~时。~后。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嘑』

《唐韻》荒烏切《集韻》《正韻》荒胡切,𠀤音呼。 《說文》唬也。 《玉篇》大聲。 《廣韻》口嘑。 《周禮·春官》雞人夜嘑旦,以嘂百官。 《釋文》嘑,火吳反。  又《集韻》亦姓。  又與滹同。 《史記·蘇秦傳》南有嘑沱易水。 《集韻》或作𠻢。  又《集韻》《正韻》𠀤荒故切,音戽。義同。  又《孟子》嘑爾而與之。 《註》嘑爾,咄啐之貌。 《集韻》本作謼。或作呼。

『蹴』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六切,音噈。 《說文》躡也。 《孟子》蹴爾而與之。 《趙岐註》蹴,蹋也。 《後漢·梁冀傳》六博蹴鞠。 《註》《劉向·別錄》蹴鞠者,傳言黃帝時所作。或曰起戰國時。 《類篇》或作蹙。  又《廣韻》七宿切《集韻》七六切,𠀤音䙘。義同。  又《集韻》《類篇》𠀤就六切,音摵。蹴然,敬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