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寒问暖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ū hán wèn nuǎn
成语注音 ㄒㄨ ㄏㄢˊ ㄨㄣˋ ㄋㄨㄢˇ
成语简拼 xhwn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嘘寒問煖
成语英文 show great concern for others
成语法文 témoigner à qn. une grande sollicitude
成语俄文 сердечно заботиться(окружáть сердечном заботой)
成语日文 (他人の生活に)深(ふか)い配慮(はいりょ)をすること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成语示例


社队干部对军烈属非常关心,经常到他们家里了解情况,嘘寒问暖。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成语典故

嘘寒:向受冻的人呵热气使之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十分关切。冰心《关于女人.我最尊敬体贴她们》:“我们从办公室里回来,总希望家里美观清洁,饭菜甘香可口,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并列 嘘寒,呵出热气驱赶受冻者身上的寒气。形容对他人的生活十分关切、体贴。梁实秋《谈徐志摩》:“二小姐对他依然是~,没有任何芥蒂的样子。”张一弓《张铁匠的罗曼史》:“当张铁匠在老队长的陪同下,踏着青龙河畔的草地,莅临青龙沟的时候,受到了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的迎接。”△多用于对人热情、关心别人。→偷寒送暖 分燠虚寒 含蓼问疾 ?漠不关心。也作“问寒问暖”。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慢慢地吐气,呵气:~寒问暧。 叹气:~唏(哭泣时抽噎)。仰天而~。 火或气的热力熏炙:这点菜放到锅里~~。

叹词,表示反对,制止等:~,别出声!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害怕:~心。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温和,不冷:~和。温~。~色。~洋洋。 使温和:~酒。~一~手。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寒』

《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𠀤音韓。 《說文》東也。本作𡫾。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 《釋名》寒,捍也。捍,格也。 《玉篇》冬時也。 《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 《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又司寒,水神。 《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 《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 《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又窮窘也。 《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 《宋史·𨻰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 《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又姓。漢博士寒朗。  又叶胡田切,音賢。 《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又叶側鄰切,音眞。 《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暖』

《廣韻》同㬉。 《禮·月令》行春令則暖風來至。 《楚辭·天問》何所冬暖。  又《集韻》許元切,音暄。柔貌。 《莊子·徐無鬼》有暖姝者。 《音義》吁爰反。柔貌。  又《集韻》火遠切,音咺。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