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呜流涕


   噫呜:哭声。噫噫呜呜哭着流泪。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ī wū liú tì
成语注音 一 ㄨ ㄌ一ㄡˊ ㄊ一ˋ
成语简拼 ywlt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噫嗚流涕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噫呜:哭声。噫噫呜呜哭着流泪。


近义词



反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安传》:“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


成语典故

偏正 噫呜,感慨悲叹的样子;涕,眼泪。感慨悲叹而流下眼泪。《后汉书·袁安传》:“安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用于描写感伤下泪的情状。→潸然泪下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文言叹词,表示感慨、悲痛、叹息:“~!微斯人,吾谁与归”。~鸣。~嘻。

〔~呼〕a.文言叹词;b.旧时祭文常用以表示叹息,后借指死亡,如“一命~~”。均亦作“乌呼”、“於呼”、“於戲”。 象声词:汽笛~~地响。她~~地哭。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 品类,等级:~辈。~派。 指不正派:二~子。

眼泪:痛哭流~。感激~零。~泣。 鼻子里分泌的液体:鼻~。~泪(鼻涕和眼泪)。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噫』

《廣韻》《集韻》《韻會》𠀤於其切,音醫。 《玉篇》痛傷之聲也。 《廣韻》恨聲。 《集韻》亦歎聲。 《禮·檀弓》噫。 《註》不寤之聲。 《釋文》噫,本又作意,於其反。 《後漢·梁鴻傳》作五噫之歌。 《詩·周頌》噫嘻成王。 《傳》噫,歎也。 《集韻》或作意嘻譆懿𧮒。  又《集韻》於希切,音衣。本作㥋,哀痛聲。與偯譩同。  又《集韻》隱已切,音譩。義同。  又《唐韻》於介切《集韻》《韻會》乙介切,𠀤音呃。 《說文》飽食息也。 《廣韻》噫氣。 《禮·內則》不敢噦噫嚏咳。 《釋文》噫,於界反。 《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 《釋文》噫,乙戒反,一音蔭。 《集韻》或作欬。通作䬵。  又《集韻》於記切,音意。痛聲。或作譩。  又乙力切,音億。語辭。通作億抑。

『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求切,音留。 《說文》水行也。 《爾雅·釋言》流,覃也。 《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 《詩·大雅》如川之流。  又《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 《詩·周南》左右流之。  又下也。 《詩·豳風》七月流火。  又流漫無節制也。 《禮·樂記》樂勝則流。  又《書·禹貢》二百里流。 《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又放也。 《書·舜典》流宥五𠛬。  又視不端諦曰流。 《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又走也。 《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 《註》謂走而自匿。  又《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又《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又《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又流布也。 《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又流轉也。 《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又《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 《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又長流,官名。 《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又黃流,酒名。 《詩·大雅》黃流在中。  又雙流,縣名。 《廣輿記》屬成都府。  又《韻補》叶𣼊如切,音閭。 《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又叶力救切,音溜。 《博𤣥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

『涕』

《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𠀤音體。 《說文》泣也。 《玉篇》目汁出曰涕。 《詩·邶風》泣涕如雨。  又竹名。 《東方朔·神異經》南方荒中有涕竹。  又兆卦之名。 《史記·宋世家》乃命卜筮曰涕。 《索隱》涕音亦,尚書作驛。孔安國曰:氣絡繹連續。  又《集韻》待禮切,音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計切,音替。義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