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橐:口袋。形容缺乏财物,没有什么积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5回:“老夫闻知,惟恐被害,逃到外洋。无耐囊橐萧瑟,衣食甚难。”
见“囊箧萧条”。《镜花缘》15回:“老夫闻知,惟恐被害,逃到外洋。无耐~,衣食甚难。”
口袋:药~。探~取物。~空如洗。~括。 〔~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 像口袋的东西:胆~。胶~。~肿。
〔~膪〕猪的乳部肥而松软的肉。 〔~揣〕a.虚弱,懦弱;b.同“囊膪”。
口袋:负书担~。 〔~驼〕即“骆驼”。 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以牛皮”。
弦乐器,似琴。长近三米,古有五十根弦,后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平放演奏:鼓~。 矜持端庄的样子。 〔~~〕a.形容轻微的声音;b.形容颤抖。 洁净鲜明的样子。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奴當切,音瀼。 《說文》橐也。从橐省,襄省聲。 《詩·大雅》于橐于囊。 《傳》小曰橐,大曰囊。 《集韻》一曰有底曰囊,無底曰橐。 又《史記·鼂錯傳》太子家號曰智囊。 又《宋玉·風賦》盛怒於土囊之口。 《註》土囊,大穴也。 又《莊子·在宥篇》乃始臠卷傖囊,而亂天下也。 《註》傖囊猶搶攘。 又姓。 《春秋·定四年》楚囊瓦出奔鄭。 又《正字通》六朝人作隱囊,柔軟可倚。 《王維詩》不學城東遊俠兒,隱囊紗帽坐彈碁。 又米囊,楊花別名,見容齋隨筆。 又《漢官儀》凡表章皆皁囊封事。 又《晉書·郭璞傳》郭公者精卜筮,出靑囊中書九卷授郭璞。 又地理書有靑囊經。
『橐』《唐韻》《集韻》𠀤他各切,音拓。 《說文》囊也。 《唐韻》囊無底。 《詩·大雅》于橐于囊。 《毛傳》小曰橐,大曰囊。 《左傳·宣二年》趙盾見靈輒,爲簞食與肉,置諸橐而與之。 又冶器也。 《老子·道德經》天地之閒,其猶橐籥乎。 《註》橐者外之櫝,所以受籥也。籥者內之管,所以鼓橐也。 《淮南子·本經訓》鼓橐吹埵,以消銅鐵。 又盛衣食之器者曰橐梠。 《莊子·天下篇》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 又橐橐,杵聲也。 《詩·小雅》椓之橐橐。 又橐駝,獸名。言其負囊橐而駝物也。 《揚雄·長楊賦》敺橐駝,燒𤑺蠡。 又橐臯,吳地。 《春秋·哀十二年》公會吳于橐臯。 《漢書》屬九江郡。 又《唐韻》章夜切,音柘。義同。 又《集韻》都故切,音妒。木名。○按《說文》別立橐部,今倂入。
『瑟』《唐韻》所櫛切《集韻》《韻會》《正韻》色櫛切,𠀤音璱。 《說文》庖犧氏所作弦樂也。 《徐曰》黃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珡,黃帝悲,乃分之爲二十五絃。今文作瑟。 《樂書》朱襄氏使士達制五絃之瑟,後瞽瞍判五絃瑟爲十五絃,復增以八爲二十三。 又《禮圖》雅瑟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二十三絃,其常用者十九絃,頌瑟七尺二寸,廣同,二十五絃盡用。 《爾雅·釋樂》大瑟謂之灑。 《註》長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二十七絃。 《書·益稷》搏拊琴瑟。 《詩·周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又《集韻》衆多貌。 《詩·大雅》瑟彼作棫。 《傳》瑟,衆貌。 又《集韻》矜莊貌。 《詩·衞風》瑟兮僩兮。 《傳》瑟,矜莊貌。 《朱註》瑟,嚴密之貌。 又《詩·大雅》瑟彼玉瓚。 《箋》瑟,潔鮮貌。 《朱註》瑟,縝密之貌。 又《正字通》瑟瑟,珠類。元仁宗時,啟金州獻瑟瑟洞,請采之,不從。通雅曰:或以爲寶石,緯略以爲珠。程泰之則曰:世所傳瑟,瑟皆燒石爲之。然瑟瑟有三種,寶石如珠,眞者透碧。番燒者員而明,中國之水料燒珠,亦借名瑟瑟。 又瑟瑟,風聲。 《古樂府·陌上桑》風瑟瑟,木𢴼𢴼,思念公子徒以憂。 又蕭瑟,隂令促急風疾暴也。 《楚辭·九辯》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又人名。 《戰國策》公叔之攻楚也,以幾瑟之存焉。 《註》幾瑟,韓愛子。 《釋文》几瑟,史記作蟣虱。 又與索通。 《梁武帝詩》瑟居超七淨。 又《集韻》疏吏切,音駛。樂器。 又《韻補》叶式吏切,音試。 《禰衡鸚鵡賦》少昊司晨,蓐收整轡。嚴霜初降,涼風蕭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