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姓小侯


   指 东汉 明帝 外戚 樊 、 郭 、 阴 、 马 四姓的子弟。《后汉书·明帝纪》:“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 李贤 注:“为外戚 樊 氏、 郭 氏、 阴 氏、 马 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以非列侯,故曰小侯。”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ì xìng xiǎo hòu
成语简拼 sxxh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 东汉 明帝 外戚 樊 、 郭 、 阴 、 马 四姓的子弟。《后汉书·明帝纪》:“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 李贤 注:“为外戚 樊 氏、 郭 氏、 阴 氏、 马 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以非列侯,故曰小侯。”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表明家族的字:~氏。~名。贵~(询问对方姓氏的敬辞)。 平民:万~。老百~。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时间短:~坐。~住。 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谦辞:~弟。~可。~人(①谦称自己,指地位低;②指人格卑鄙的人;③指子女;④小孩儿)。 妾:~房。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门。公~。封~。诸~。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姓。

〔闽~〕地名,在中国福建省。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四』

《唐韻》《集韻》𠀤息利切,音泗。 《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又《玉篇》隂數次三也。 《正韻》倍二爲四。 《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又姓。 《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𥨥易,非四之本義也。  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息正切,音性。 《說文》人所生也。 《左傳·隱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  又孫謂之子姓。 《詩·周南》振振公姓。 《楚語》率其子姓,從其時享。  又晐姓,備庶媵也。 《吳語》一介嫡女願執箕箒,以晐姓于王宮。  又百姓,民庶也。 《書·堯典》平章百姓。  又百官族姓。 《酒誥》越百姓里居。  又生子曰姓。 《左傳·昭四年》庚宗之婦人,獻以雉。問其姓,對曰:余子長矣,能奉雉而從我矣。  又姓。 《前漢·食貨志》臨葘人姓偉,貲五千萬。 《註》姓,姓也。偉,其名。  又推律定姓。京房本姓李,推律定姓爲京氏。  又筮易得姓,陸羽不知所生,自筮得蹇之漸,乃姓陸,名羽,字鴻漸。  又《集韻》師庚切,音生。人名。 《春秋·哀四年》蔡殺其大夫公孫姓。  又叶桑經切,音星。 《詩·唐風》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叶上菁。 《鄭曉曰》姓,字从女生。上古八大姓,姜姬嬀姒嬴姞姚妘,皆从女。𠇷,从人。

『小』

《唐韻》《集韻》《韻會》私兆切《正韻》先了切,𠀤蕭上聲。 《說文》物之微也。从八从亅。見而分之。 《徐曰》亅,始見也。八,分也。始可分別也。 《玉篇》細也。 《易·繫辭》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 《左傳·襄三十一年》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又《周禮·天官》有小卿,副貳,大卿,卽小宰等也。  又狹隘也。 《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又輕之也。 《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  又《詩·邶風》慍于羣小。 《註》小,衆妾也。  又《韻輯》白小,魚名。  又叶蘇計切,音細。 《白居易·懺悔偈》無始劫來,所造諸罪。若輕若重,無大無小。了不可得,是名懺悔。

『侯』

《廣韻》戸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溝切,𠀤後平聲。 《爾雅•釋詁》公侯,君也。  又五等爵之次曰侯。 《書•禹貢》五百里侯服。 《孔氏曰》侯,𠋫也。斥𠋫而服事。  又《史記•秦始皇紀》倫侯。 《註》爵𤰞於列侯,無封邑者。倫,類也。  又侯,射布也。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鵠。 《儀禮•鄕射禮》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大夫布侯,畫以虎豹,士布侯,畫以鹿豕。 《註》此所謂獸侯也。  又美也。 《詩•鄭風》洵直且侯。  又發語辭。與惟維同意。 《爾雅•釋詁》伊維,侯也。 《詩•小雅》侯誰在矣。  又《大雅》侯于周服。  又《周禮•春官》肆師侯禳。 《疏》侯者,𠋫迎善祥。禳者,禳去殃氣。  又姓。魏侯嬴。  又屈侯,夏侯,柏侯,侯岡,俱複姓。  又侯莫𨻰,三字姓。  又《諡法》執應八方曰侯。  又與兮通。亦語辭。 《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 《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詩。卽大風歌。兮侯古韻通。  又通作何。 《呂覽•觀表篇》今侯渫過而弗辭。 《司馬相如•封禪頌》君乎君乎,侯不邁哉。 《註》侯,何也。 《說文》本作矦。从人从厂。象張布之狀,矢在其下。鄭司農曰:方十尺曰矦,四尺曰鵠。◎按射侯,古作矦。《漢書》多作矦。从矢取射義,射之有侯,所以𠋫中否,明工拙也。古者以射選賢,射中者獲封爵,故因謂之諸侯。  又《蘇子瞻•新渠詩》渠成如神,民始不知。問誰爲之,邦君趙侯。侯叶支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