囹圄充积


   囹圄:监狱。形容罪犯很多。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íng yǔ chōng jī
成语简拼 lycj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囹圄:监狱。形容罪犯很多。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书?王弘传》:“虽复厉以重劝,肃以严威,适足令囹圄充积,而无救于事实也。”


成语典故

《宋书?王弘传》:“虽复厉以重劝,肃以严威,适足令囹圄充积,而无救于事实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圄〕监狱。

〔囹~〕见“囹”。

满、足:~足。~实。~分(fèn )(➊足够;➋尽量)。~沛。~裕。 填满,装满:填~。~满(➊填满,布满;➋充分具有)。~耳不闻。~电。汗牛~栋。 当,担任:~当。~军。 假装:冒~。~数(shù)。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囹』

《唐韻》《集韻》《韻會》𠀤郎丁切,音靈。 《說文》獄也。从囗令聲。 《徐鍇曰》囹者,欞也,欞檻之名。 《禮·月令》仲春,命有司省囹圄。 《疏》牢也。秦曰囹圄。

『圄』

《唐韻》魚呂切《集韻》偶舉切《韻會》《正韻》偶許切,𠀤音語。獄名。 《說文》守之也。 《禮·月令》省囹圄。 《註》圄,止也。所以止罪人出入於舍。 《初學記》囹,領也。圄,禦也。言領錄囚徒禁禦也。一曰囹,令也。圄,悟也。令罪人入其中,自悔悟也。 《左傳·宣四年》圄伯嬴于轑陽而殺之。  又與圉同。 《說文》囹圄作囹圉,所以拘罪人也。 《書·禹貢》西傾朱圉。 《前漢·地理志》作朱圄。  又《東方朔傳》囼圉空虛。

『充』

《唐韻》昌終切《集韻》昌嵩切《正韻》昌中切,𠀤踧平聲。 《說文》長也,高也。从儿,育省聲。 《徐曰》𠫓在人上也。𠫓音突。  又《玉篇》行也,滿也。  又《廣韻》美也,備也。  又塞也。 《詩·邶風》褎如充耳。 《註》言黎侯寓衞,衞人如塞耳無聞也。  又《增韻》實之也。 《禮·王制》充君之庖。  又《前漢·揚雄傳》充庖厨而已。 《註》師古曰:充,當也。  又《周禮·地官·充人註》猶肥也,養牲而肥之也。  又《左傳·哀十一年》事充政重。 《註》充者,䌛役煩也。  又《管子·內業篇》凡食之道,大充,傷而形不藏。 《註》過飽也。  又《禮·檀弓》充充如有窮。 《註》孝子心形,充屈窮急之容也。  又姓。漢充向,充申。  又《韻補》叶昌王切,廠平聲。 《道藏歌》淵響啓靈扉,七門扇羽章。陽臺大洞野,幽逸芝英充。充作〈𠫓下儿〉,𠒨𠒩等字从。以充代替。

『积』

《五音篇海》音枳。 《廣韻》子昔切《集韻》《韻會》《正韻》資息切,𠀤音跡。 《說文》聚也。 《增韻》累也。堆𤴁也。 《易·大有》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又《升卦》積小以高大。 《詩·周頌》積之栗栗。 《禮·月令》仲秋命有司,趣民多積聚。 《前漢·食貨志》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又《儀禮·士冠禮》皮弁服素積。 《鄭註》積猶辟也,以素爲裳,辟蹙其要中。  又《集韻》則歷切,音績。亦聚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子智切《正韻》資四切,𠀤音恣。聚也,儲蓄也。 《詩·大雅》乃積乃倉。 《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 《註》委積,謂牢米薪芻給賓客道用也。  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積。 《註》少曰委,多曰積,皆所以給賓客。  又叶恣此切,音子。 《詩·周頌》有實其積,萬億及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