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存亡,匹夫有责


   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ó zhī cún wáng,pǐ fū yǒu zé
成语注音 ㄍㄨㄛˊ ㄓ ㄘㄨㄣˊ ㄨㄤˊ,ㄆ一ˇ ㄈㄨ 一ㄡˇ ㄗㄜˊ
成语简拼 gzcwpfy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英文 Everyone is responsible for his country.
成语结构  复句式
成语字数  8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成语示例


国之存亡,匹夫有责,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 姓。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东西在那里,人活着:~在。~亡。生~。 保留,留下:保~。留~。~照。~疑。去伪~真。 寄放:寄~。 停聚:~水。 怀有,怀着:~心。不~任何奢望。

逃:逃~。流~。 失去:~佚。~羊补牢。 死:伤~。死~。 灭:灭~。~国奴。救~。兴~。

古同“无”,没有。

量词(a.指整卷的绸或布;b.指马、骡等)。 单独:~夫(a.一个人,泛指平常人,如“国家兴亡,~~有责”;b.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如“~~之勇”)。 相当,相敌,比得上:~敌。~配。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文言发语词:~天地者。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猫至。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学问。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之』

《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徂尊切,音蹲。 《爾雅·釋詁》存,在也,察也。 《疏》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存卽在也。 《易·繫辭》成性存存。 《孟子》操則存,舍則亡。 《禮·祭義》致愛則存。 《註》孝子致極愛親之心,則若親之存也。  又《說文》恤問也。 《禮·王制》八十月告存。 《集說》告猶問也,君每月使人致膳,告問存否也。  又《月令》養幼少,存諸孤。  又省也。 《周禮·天官》大喪存奠彝。 《註》欲見其所奠彝朝夕存省之意也。  又叶昨先切,音前。 《楚辭·遠遊》壹氣孔神兮,於中夜存。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  又叶匠鄰切,音秦。 《揚雄·解嘲》得士者富,失士者貧。矯翼厲翮,恣意所存。 《說文》从子才聲。俗作存。

『亡』

《唐韻》《集韻》《韻會》𠀤武方切,音忘。失也。 《孟子》樂酒無厭謂之亡。 《註》謂廢時失事也。 《家語》楚人亡弓,楚人得之。  又滅也。 《莊子·田子方》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喪禮哀死亡。  又逃也。 《大學》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  又《前漢·韓信傳》蕭何聞信亡,自追之。  又與忘同。 《詩·邶風》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又《正韻》同無。 《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毛傳》亡謂貧也。 《說文》从入从𠃊。 《徐曰》𠃊音隱,隸作亡。 《藝苑雌黃》古惟用兦字,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兦之兦,今又變林爲四點。

『匹』

《唐韻》譬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僻吉切,𠀤品入聲。 《說文》四丈也。 《正譌》四丈則八端,故从八。从匸,象束帛形。 《前漢·食貨志》布帛廣二尺二寸爲幅,長四丈爲匹。 《小爾雅》倍兩謂之匹。 《廣韻》俗作疋。  又偶也。 《詩·大雅》率由羣匹。 《註》成王循用羣臣之賢者,其行能匹偶己之心。  又《廣韻》配也,合也,二也。 《爾雅·釋詁》匹,合也。 《註》謂對合也。 《疏》匹者,配合也。 《詩·大雅》作豐伊匹。  又《禮·緇衣》惟君子能好其匹。 《註》匹謂知識朋友。  又妃匹。 《漢匡衡政治疏》匹妃之際,生民之始。  又《左傳·桓十年》匹夫無罪。 《註》庶人夫妻相匹。其名旣定,雖單亦匹,故通謂匹夫匹婦。  又馬曰匹。 《周禮·夏官註》四匹爲乘。  又《藝文類聚》馬光景一疋長,故曰疋。 《正譌》馬影四丈,亦借用匹,別用疋。  又通作騖,音木。 《禮·曲禮》庶人之摯匹。

『夫』

《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膚。男子通稱。 《禮·郊特牲》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 《詩註》夫有傳相之德,而可倚仗,謂之丈夫。  又男女旣配曰夫婦。 《易·家人》夫夫婦婦。  又先生長者曰夫子,妻稱夫亦曰夫子。  又《禮·曲禮》天子有后,有夫人。  又妾曰如夫人。 《左傳·昭十七年》齊侯好內,多內寵,內嬖如夫人者六人。  又官名。 《禮·王制·大夫註》大夫者,扶進人者也。  又《周禮·地官》十夫有溝,百夫有洫,千夫有澮,萬夫有川。  又十六以上不成丁,曰餘夫。  又販夫。 《周禮·地官》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爲主。 《白樂天詩》樓暗攢倡婦,堤喧嗾販夫。  又執御行役曰僕夫。 《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  又以我稱人曰夫夫。 《禮·檀弓》曾子指子游示人曰:夫夫也,爲習于禮者。  又人名。黔夫,齊威王疆場四臣之一。  又國名。丈夫國,在維鳥北,見《山海經》。  又邑名。柴夫,屬燕地,見《齊語》。  又山名。夫夫山,在風伯山之東,見《山海經》。○按《續通考》引此作大夫。  又武夫,石之次玉者。 《前漢·董仲舒傳》五霸比于三王,猶武夫之于美玉。別作玞砆。  又數名。 《前漢·食貨志》六尺爲步,步百爲畮,畮百爲夫。  又姓。  又息夫,複姓。  又《廣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𠀤音扶。語端辭。 《論語》夫仁者。  又語已辭。 《論語》如斯夫。  又有所指之辭。 《論語》夫二三子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註》蔓生,細葉紫花,可食,俗呼爲翹搖車。  又叶縛謀切,音浮。 《𨻰琳詩》仲尼以聖德,行聘徧周流。遭斥戹𨻰蔡,歸之命也夫。

『有』

《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𠀤音友。 《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 《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又《玉篇》不無也。 《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又《詩·商頌》奄有九有。 《傳》九有,九州也。  又《左傳·桓三年》有年。 《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又姓。 《論語》有子。 《註》孔子弟子有若。  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 《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詩·邶風》不日有曀。 《註》有,又也。  又《韻補》叶羽軌切。 《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又叶演女切。 《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