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闲暇


   国家太平无事,既无内乱,也无外患。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ó jiā xián xiá
成语简拼 gjxx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国家太平无事,既无内乱,也无外患。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成语典故

主谓 指国家无内外忧患,太平无事。语出《孟子·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例]唐代前期,国势强盛,~,促进了文学的发展。△评论国事之用语。?国家多故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 姓。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 居住:“可以~焉”。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 姓。

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

词尾,同“价”:整天~。成年~。

空闲,没有事的时候:得~。闲~。无~。应接不~。目不~接。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家』

《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𠀤音加。 《說文》家居也。 《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 《詩·周南》宜其室家。 《註》家謂一門之內。  又婦謂夫曰家。 《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  又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 《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 《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  又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 《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又天家,天子之稱。 《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  又居其地曰家。 《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  又著述家。 《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罷黜百家。  又《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  又家人,易卦名。  又姓。漢劇令家羨,宋家鉉翁。  又《集韻》古胡切,音姑。 《詩·豳風》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  又《小雅》復我邦家。叶上居樗。  又與姑同。大家,女之尊稱。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卽超妹。  又叶古俄切,音歌。 《古雉朝飛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  又《孔臧·蓼賦》苟非德義,不以爲家。安逸無心,如禽獸何。  又叶古暮切,音固。 《焦氏·易林》三足孤鳥,靈明爲御。司過罰惡,自殘其家。 《說文》从宀,豭省聲。周伯溫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後人借爲室家之家。○按《六書故》作①,人所合也。从㐺,三人聚宀下,①之義也。乑古族字,乑譌爲豕,《說文》謂从豭省,無義。①字从宀从㐺,或从宀从乑。乑字从亻从人人,與㐺形近。  又𡦼。

『暇』

《唐韻》《正韻》胡駕切《集韻》《韻會》亥駕切,𠀤音夏。 《說文》閑也。 《書·酒誥》不敢自暇自逸。 《傳》不敢自寬暇自逸豫。  又《揚子·方言》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周鄭之閒謂之暇。 《註》暇音賈。  又與假同。 《王粲·登樓賦》聊暇日以銷憂。 《註》暇,古雅反。或作假。  又《韻補》叶後五切。 《詩·小雅》迨我暇矣,飮此湑矣。 《毛詩·古音考》暇音甫。  又叶胡故切。 《張衡·東京賦》因秦宮室,據其府庫。作洛之制,我則未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