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欲滴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馋得口水快要流出来了。多形容嘴馋想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uí xián yù dī
成语注音 ㄔㄨㄟˊ ㄒ一ㄢˊ ㄩˋ ㄉ一
成语正音 “涎”,不能读作“yán”。
成语简拼 cxyd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垂涎慾滴
成语英文 keep a covetous eye on
成语日文 涎を流(なが)さんばかりに欲(ほ)しがる
成语结构  补充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馋得口水快要流出来了。多形容嘴馋想吃。



反义词



成语示例


但是在我这样的一个穷小子看来,确觉得 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老实说,确也有些垂涎欲滴!(邹韬奋《经历 贫民窟里的报馆》)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 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成语典故

语出唐 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后以“垂涎欲滴”谓嘴馋得口水快要流下来。形容贪馋到极点。 主谓 口水快要滴下来了。形容嘴馋想吃或对某事物极度羡慕。高阳《粉墨春秋》:“这是句玩笑戏,道白用扬州口音,到得自矜‘我是的的刮刮的清水货呢!’眼角恰好瞟及周佛海,看他那副~的神态,不由得一笑回眸,那种刻画少女娇羞的神态,冶媚入骨,越发害得周佛海如醉如痴了。”△贬义。描写人贪吃或爱贪东西。→馋涎欲滴垂涎三尺 口角流涎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东西一头挂下:~杨柳。~钓。~直。~线。~手(➊表示容易;➋表示恭敬)。~泪。~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头丧气。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爱。~怜。~询。 传下去,传留后世:~范。永~不朽。 接近,快要:~危。~老。~成。功败~成。

唾沫,口水:垂~三尺。流~。~沫。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食~。情~。禁~。纵~。 想要,希望:~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 需要:胆~大而心~细。 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婉顺的样子。

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眼药。~落。~翠。水~石穿(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亦作“滴水穿石”)。~漏(漏壶)。 一点一点向下落的液体:水~。汗~。 量词,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水不漏。两~墨水。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垂』

《唐韻》《集韻》𠀤是爲切,音甀。自上縋下。 《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詩·小雅》垂帶而厲。  又布也。 《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  又同陲。堂之盡處近階者。 《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 《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又邊垂。 《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 《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  又地名。 《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 《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 《宣八年》仲遂卒于垂。 《註》齊地。  又《集韻》馳僞切,音縋。鄉名。在縣。  又《集韻》樹僞切《正韻》殊僞切,𠀤音瑞。 《書·舜典》垂共工。陸德明讀。  又將及也。杜甫有垂老別詩。

『涎』

《廣韻》夕連切《集韻》《韻會》徐連切《正韻》徐延切,𠀤音唌。與㳄同。 《說文》慕欲口液也。 《賈誼·新書》垂涎相告。  又《廣韻》于線切《集韻》延面切,𠀤音羨。湎涎,水流貌。  又迆涎,邐迆相連也。 《木華·海賦》迆涎八裔。

『欲』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𠀤音浴。 《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 《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 《禮·曲禮》欲不可從。 《疏》心所貪愛爲欲。  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又物欲。 《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 《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又《增韻》愛也。 《孟子》可欲之爲善。 《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  又期願之辭。 《論語》我欲仁。 《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 《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又婉順貌。 《禮·祭義》其薦之也,敬以欲。  又將然也。 《古銘》欲墮不墮,逢王顆。 《杜甫詩》渾欲不勝簪。  又與慾通。 《詩·大雅》匪棘其欲。 《註》與慾同。  又《集韻》《韻會》𠀤兪戍切,音裕。義同。 《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鄕別趣。東西南北,騁嗜奔欲。 《潘岳·西征賦》旣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俱讀裕。  又叶余律切,音聿。 《易林》鼎足承德,嘉謀是克。爲王開庭,得心所欲。

『滴』

《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𠀤音的。 《說文》水註也。 《增韻》涓滴,水點。  又瀝下也。 《王子年·拾遺記》香露滴瀝。 《廣韻》亦作𤁷。 《法華經》作渧,與滳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