埽穴犂庭


   谓扫荡其巢穴,犁平其庭院。比喻摧毁敌方。《花月痕》第四二回:“﹝ 謖如 ﹞説道:‘有此机会,埽穴犂庭,指顾间事。我那天马用得著了。’” 王闿运 《陈夷务疏》:“假令 中国 得其船砲,习见其风俗,遂可以深入其阻,埽穴犂庭;则易地而观,天下之忧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ào xué lí tíng
成语简拼 sxlt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扫荡其巢穴,犁平其庭院。比喻摧毁敌方。《花月痕》第四二回:“﹝ 謖如 ﹞説道:‘有此机会,埽穴犂庭,指顾间事。我那天马用得著了。’” 王闿运 《陈夷务疏》:“假令 中国 得其船砲,习见其风俗,遂可以深入其阻,埽穴犂庭;则易地而观,天下之忧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治河时用来护堤堵口的器材,用树枝、秫秸、石头等捆扎而成。 用秫秸修成的堤坝或护堤。

同“扫”,打扫。

洞,窟窿:孔~。石~。~居。~隙。龙潭虎~。 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干经过的地方:~位。 旧艺人称在市场或广场上表演时所占的一块地方:掌~的(指地主或班主)。走~。~头。 姓。

同“犁”。

堂阶前的院子:~院。~园。~除(“除”,台阶)。 厅堂:~宇。~闱(父母所属内室,借指父母)。~训(父亲的教诲,亦指家教)。家~。 审判案件的处所或机构:法~。 古同“廷”,朝廷。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埽』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蘇老切,音嫂。 《說文》棄也。从帚,以帚却土也。  又《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𠀤音噪。 《周禮·地官·閽人》掌埽門庭。 《禮·少儀》汜埽曰埽,席前曰拚。 《註》汜埽,席埽也。拚,除穢也。  又堤岸曰埽。竹木爲枋,柳實其中,和土以捍水,令黃河之役用之。  又叶蘇后切,音叟。 《詩·鄘風》牆有茨,不可埽也。叶下道醜,道叶頭上聲。

『穴』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決切,音坹。 《說文》土室也。 《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 《詩·大雅》陶復陶穴。 《箋》未有寢廟,故覆穴而居。  又《玉篇》孔穴也。 《孟子》鑽穴隙相窺。  又《廣韻》窟也。 《易·需卦》出自穴。  又訓爲側。 《爾雅·釋水》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又官名。 《周禮·秋官》穴氏掌攻蟄獸。 《疏》凡獸皆藏穴中,故以穴爲官名,使取蟄獸。  又地名。 《書·禹貢》鳥鼠同穴。 《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戴日爲丹穴。 《左傳·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于鍚穴。 《註》鍚穴,麇地。 《水經注》中廬縣之西山謂之馬穴山。 《左思·蜀都賦》嘉魚出于丙穴。 《註》丙穴,在漢中沔陽縣北。  又《韻會》古穴切。 《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 《註》孟康曰:穴,或作鐍,其形如鐍。如淳曰:凡氣在日上爲冠爲戴,在旁直射爲珥,在旁如半環向日爲抱,向外爲背,有氣刺日爲鐍。鐍,抉傷也。  又叶胡桂切。 《曹植·七啓》采英奇于側陋,宣皇明于巖穴。此甯子商歌之秋,而呂望所以投綸而逝。  又《集韻》戸橘切。 《淮南子·原道訓》水居窟穴,人民有室。 《孔融詩》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犂』

《廣韻》郎奚切《集韻》《韻會》憐題切,𠀤音黎。 《玉篇》耕具也。 《廣韻》墾田器。山海經曰:後稷之孫叔均所作。魏略曰:皇甫隆爲燉煌太守,敎民作樓犂。 《管子·乗馬篇》丈夫二犂,童五尺一犂。 《正字通》宋淳化五年,武允成獻踏犂一具,不用牛,以人力運。  又《廣韻》耕也。 《前漢·匈奴傳》犂其庭。 《註》師古曰:犂,耕也。  又《史記·呂后紀》犂明。 《註》徐廣曰:犂猶比也,將明之時。  又《南越傳》犂旦,城中皆降伏波。 《註》徐廣曰:呂靜云:犂,結也。結猶連及逮至也。  又《史記·犂旦註》索隱曰:犂,黑也。天未明而尚黑也。  又《史記·歷書》祝犂協洽。 《註》祝犂,巳也。  又《前漢·匈奴傳》其國稱之曰撐犂孤塗單于。匈奴謂天爲撐犂,謂子爲孤塗。  又《汲冢周書》孅犂。 《註》北狄之別名。 《史記·秦本紀》丹犂臣蜀。 《註》丹犂,二戎號也。臣伏於蜀。  又《匈奴傳》薪犂之國。 《前漢·西域傳》蒲犂國王治蒲犂國。  又地名。 《左傳·哀十年》取犂及轅。 《註》犂,一名隰濟,南有隰隂縣。  又《史記·西南夷傳》以筰都爲沈犂郡。 《前漢·地理志》犂縣,屬東郡。  又育犂縣,屬東萊郡。 《後漢·安帝紀》攻夫犂營。 《註》夫犂,縣名,屬遼東屬國。  又人名。 《左傳·昭二十九年》顓頊氏有子曰犂,爲祝融。 《註》犂爲火正。 《廣韻》同𤛿。 《集韻》本作𤛿,或省作𥝫。類篇或作𤛼。 《正韻》亦作犁。  又《廣韻》力脂切《集韻》《韻會》良脂切,𠀤音棃。 《廣韻》牛駁。 《論語》犂牛之子。 《註》犂雜文。  又《集韻》一曰耕也。  又《書·泰誓》播棄犂老。 《傳》駘背之耉稱犂老。 《疏》孫炎曰:耉,面凍犂色,似浮垢也。 《釋文》犂力私反,又力兮反。  又《春秋·定六年》晉人執宋行人樂祈犂。  又《左傳·哀十年》取犂。 《釋文》𠀤力兮反,又力之反,二音皆可讀。 《集韻》或作𤛼斄。 《韻會》俗作犁。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犂然,栗然也。 《莊子·山木篇》犂然有當於人之心。音義不當留。

『庭』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𠀤音亭。 《說文》宮中也。 《玉篇》庭,堂階前也。 《易·節卦》不出戸庭,无咎。 《周禮·天官·閽人》掌埽門庭。  又官名。 《周禮·秋官》庭氏。 《註》主射夭鳥,令國中淸潔如庭者也。  又《爾雅·釋詁》直也。 《疏》庭條,直也。 《詩·小雅》播厥百穀,旣庭且碩。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庭州,貞觀十四年置,長安二年,爲北庭都護府,有後庭縣。 《廣韻》卽漢車師後王庭之地,本烏孫國土,其前王庭,卽交河縣也。  又天庭,星名。 《石氏星傳》龍星左角曰天田,右角曰天庭。  又洞庭,湖名。 《楚辭·九歌》洞庭波兮木葉下。  又山名。 《前漢·地理志》太湖中有包山,山下有洞庭穴道,濳行水底去,無所不通,號爲地脉。  又山庭。 《任昉王文憲集序》山庭異表。 《註》論語摘輔像曰:子貢山庭斗繞口,謂面有山庭,言山在中,鼻高有異相也。  又《集韻》他定切,音聽。 《增韻》逕庭,隔遠貌。 《莊子·逍遙遊》大有逕庭。  又叶徒陽切,音近長。 《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馳辭對我策,章句何煒煌。禮終樂亦闋,相拜送於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