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木已拱


   拱:两手合围。坟墓旁的树已有合抱粗了。形容人已死去多年。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ù mù yǐ gǒng
成语注音 ㄇㄨˋ ㄇㄨˋ 一ˇ ㄍㄨㄥˇ
成语正音 “拱”,不能读作“gòng”。
成语简拼 mmyg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Trees around the tomb have grown very large.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拱:两手合围。坟墓旁的树已有合抱粗了。形容人已死去多年。


反义词



成语示例


可惜王老师墓木已拱,如果他能看见今天的盛世景象,该有多高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成语典故

《左传.僖公三二年》:“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秦穆公不接受蹇叔的谏诤,坚持派秦将孟明、西乞、白乙领兵袭击郑国。蹇叔哭着为三位将帅送行说:“我亲眼看你孟明领兵出征,但却再也无法看到你回来了。”秦穆公很生气的派人对蹇叔说:“你懂什么!你已经一百岁了,你墓地上种的树已经长到双手合围那么粗了!”后以“墓木已拱”形容人已死去很久。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答刘仙尉书》:“近《资治通鉴》印本奏御,因思同时修书之人墓木已拱,存者唯仆,尤可感叹!” 见“木已拱矣”。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今手泽如新,而~,悲夫!” 【典源】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秦)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公羊传》作“宰上之术拱矣。”【今译】 春秋时,秦穆公打算攻打郑国,向年老的大臣蹇叔咨询。蹇叔说:“调动军队攻击远方的国家,没听说过。那样兵士疲惫,而对方早有准备,万万不可!”穆公不听,仍派遣三将率军出征,蹇叔以为秦师必败而痛哭,穆公大怒,派人对蹇叔说:“你懂什么! 如果你只活到中寿 (六七十岁),你坟墓上的树早该有合抱粗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死去已久。 【典形】 拱木、拱松柏、墓木已拱、木已拱、行且拱矣、宰木拱、宰树悲、孤坟拱桑樗。 【示例】 〔拱木〕 南朝梁·江淹 《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 〔拱松柏〕 宋·梅尧臣 《永叔内翰见索》:“凡今三十年,累冢拱松柏。” 〔墓木已拱〕 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 〔木已拱〕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行且拱矣〕 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宰木拱〕 清·王士禛《送浦潜夫》:“丞相宰木拱,部曲无复遗。” 〔宰树悲〕 宋·陈与义《侯处士女挽词》:“人间似梦风旌出,佛子何之宰树悲。”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埋葬死人的地方:~穴。~地。~园。~道。~碑。坟~。~志铭。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 棺材:棺~。 质朴:~讷(朴实迟钝)。 呆笨:~鸡。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太,过:不为~甚。 同“以”。

两手抱拳上举,以表敬意:~手。~揖。 两手合围:~抱。~木。~璧。 环绕:~卫。~护。~北(众星环卫北极星)。 耸起,隆起,弯曲成弧形:~肩缩背。~顶。~门。~桥。 向上或向前推,顶动:~芽。虫子~土。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故切,音暮。 《說文》丘也。 《鄭玄曰》冢塋之地,孝子所思慕之處。 《禮·檀弓》古不修墓。  又易墓非古也。 《王制》墓地不請。 《周禮·春官》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爲之圖,令國民族葬。凡爭墓地,聽其獄訟,帥其屬而巡墓厲。 《註》墓厲,謂塋限遮列之處。庶人不封不樹,故不言冢而云墓。  又《揚子·方言》凡葬,無墳謂之墓,有墳謂之塋。故檀弓云:墓而不墳。  又平曰墓、封曰冢、高曰墳。  又北谷曰墓。 《史記·封禪書》西方神明之墓。  又《集韻》䝉晡切,音模。 《前漢·班固敘傳》陵不崇墓。 《註》墓音模。

『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卜切,音沐。 《說文》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徐鍇曰》屮者,木始申坼也,萬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 《白虎通》木之爲言觸也。 《玉篇》燧人氏鑽出火也。 《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易·說卦傳》𢁉爲木。 《疏》木可以揉曲直,卽𢁉順之謂也。 《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疏》春則爲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  又八音之一。 《周禮·春官·太師》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註》木,柷敔也。  又質樸。 《論語》剛毅木訥近仁。  又木彊,不和柔貌。 《前漢·周勃傳》勃爲人木彊敦厚。  又析木,星次。 《爾雅·釋天》析木謂之津。  又姓。 《統譜》漢木仁,晉木華。  又百濟八姓,一曰木氏。  又複姓,端木。  又叶末各切,音莫。 《馬融·廣成頌》隂慝害作,百卉畢落。林衡戒田,焚林柞木。 《韻會》从丨。丨,古本切。非从亅。亅,其月切。

『已』

《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𠀤音以。 《玉篇》止也,畢也,訖也。 《廣韻》成也。 《集韻》卒事之辭。 《易·損卦》已事遄往。  又《玉篇》退也。 《廣韻》去也,棄也。 《書·堯典》試可乃已。 《論語》三已之。  又太也。 《廣韻》已,甚也。 《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 《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  又《廣韻》過事語辭。 《史記·灌夫傳》已然諾。 《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  又《類篇》語已也。 《增韻》語終辭。 《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  又踰時曰已而。 《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  又與以通。 《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 《前漢·張良傳》殷事以畢。  又《廣韻》《集韻》𠀤羊吏切,音異。義同。

『拱』

《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𠀤音鞏。 《說文》斂手也。 《徐曰》兩手大指相拄也。 《書·武成》垂拱而天下治。 《註》垂衣拱手也。 《禮·玉藻》凡侍於君垂拱。 《疏》沓手也。身俯則宜手沓而下垂也。  又《爾雅·釋詁》執也。 《註》兩手合持爲拱。 《左傳·僖三十二年》爾墓之木拱矣。  又拱翊,環衞也。  又與珙通。大璧也。 《左傳·襄二十八年》與我其拱璧。  又州名。漢𨻰留郡,宋置拱州。  又姓。明景泰進士拱廷臣。  又《集韻》居容切,音恭。左傳,拱璧。徐邈讀。  又居用切,供去聲。亦斂手也。  又渠竹切,音𩣽。 《廣雅》法也。◎按屋韻渠竹切,與沃韻渠玉切相近,讀者宜細分。 或省作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