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尝艰苦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èi cháng jiān kǔ
成语注音 ㄅㄟˋ ㄔㄤˊ ㄐ一ㄢ ㄎㄨˇ
成语简拼 bcjk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備嘗艱苦
成语英文 suffer untold hardships
成语日文 艱苦をなめる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反义词



成语示例


因为只有共产党,才能把这样一个在旧社会备尝艰苦的穷孩子,培养成一个如此优秀的县委书记。(峻青《焦裕录的光辉》)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纪闻 吴保安》:“吾自陷蛮夷,备尝艰苦,肌肤毁剔,血泪满池。”


成语典故

备:全、尽。所有艰难困苦都尝尽了。形容历尽千辛万苦。语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见“备尝艰辛”。峻青《焦裕禄的光辉》:“因为只有共产党,才能把这样一个在旧社会~的穷孩子,培养成一个如此优秀的县委书记。”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辨别滋味:~食。~新(吃新收获的谷物或应时的果品)。~鲜。品~。卧薪~胆。 试,试探:~试。~敌(试探敌人的力量)。 经历:~受。备~艰苦。 曾经:未~。何~。

困难:~难。~辛。~险。~深。~涩(形容晦涩难懂的文词)。~贞(处境艰难而能忠贞不移)。~苦卓绝(艰苦程度超过一切,无可比拟)。 旧时指父母亲丧事:丁~。母~。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胆。~瓜。 感觉难受的:~境。~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闷。含辛茹~。吃~耐劳。~恼。 为某种事所苦:~雨。~旱。~夏。~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有耐心地,尽力地:~劝。~口婆心。刻~。~心孤诣。 使受苦:那件事可~了你啦!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苦』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𠀤音䇢。 《說文》大苦,苓也。 《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 《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 《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 《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又味也。 《書·洪範》炎上作苦。 《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又《集韻》勤也。 《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又患也。 《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𨂂盭。  又《類篇》急也。  又《博雅》悵也。  又《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 《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又去聲。 《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 《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又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又《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又果五切,音古。惡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 《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 《齊語》辨其功苦。 《註》功,牢也。苦,脃也。 《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 《註》苦,麤也。  又音怙。地名。 《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