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世冤家


   亦作“夙世冤业”。①前世的仇人。形容积怨极深。②昵称所钟爱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ù shì yuān jiā
成语注音 ㄙㄨˋ ㄕˋ ㄩㄢ ㄐ一ㄚ
成语简拼 ssy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夙丗寃家
成语英文 a bitter enemy(an enemy of former life)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亦作“夙世冤业”。①前世的仇人。形容积怨极深。②昵称所钟爱的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高晦叟《珍席放谈》下卷:“岁设水陆斋,常旁设一位,立牌书曰:‘夙世冤家石介。’”


成语典故

夙世:前世。谓有前世仇怨。形容积怨很深。也用为昵称,表示亲爱。宋.高晦叟《珍席放谈》卷下:“夏竦罢相,因石介《进德颂序》中‘追竦白麻’‘无不喜悦’等语,怀恨在心。竦设水陆斋,旁设一位立牌,书曰‘夙世冤家石介’。”亦作“宿世冤家”。宋.道山先生《道山清话》:“彭汝砺久在侍从,刚明正直,朝野推重。晚娶宋氏妇,有姿色器资,承顺惟恐不及。后出守九江,病中忽索纸笔,大书云:‘宿世冤家,五年夫妇,从今以往,不打这鼓。’投笔而逝。” 偏正。夙世,前世。冤家,仇人,亦用以昵称所爱的人。形容积恨极深或爱之极深的人。宋·高晦叟《珍席放谈》卷下:“夏文庄(竦)……庆历中,自前执政拜枢密使,言者排之不已,即罢。时石守道(介)进《德颂》,其序云:‘……退奸进贤,发于至诚,奋于睿断,见于刚克’。公快怏衔之深,岁设水陆斋,常旁设一位,立牌书曰:‘~石介。’”△可作贬义,也可作褒义。用于情感方面。→冤家债主 欢喜冤家。也作“夙世冤业”、“宿世冤家”。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早:~夜。~兴(xīng )夜寐。 素有的,旧有的:~日。~怨。~愿。~志。~敌。~诺。~嫌。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代( ➊ 很多年代; ➋ 好几辈子)。~纪(指一百年)。流芳百~。 一辈一辈相传的:~袭。~家(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➋ 《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上。~俗( ➊ 流俗; ➋ 非宗教的)。~故(➊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 ➋ 处世经验)。~态炎凉。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界。举~瞩目。公之于~。 姓。

屈枉,无故受到指责或处分:~枉。~屈。~案。~狱。~愤。伸~。鸣~叫屈。 仇恨:~头。~家。~孽。 欺骗:不许~人。 吃亏,上当:~大头。花~钱。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 居住:“可以~焉”。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 姓。

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

词尾,同“价”:整天~。成年~。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夙』

《廣韻》息逐切《集韻》《韻會》息六切,𠀤音宿。 《說文》早敬也。 《書·舜典》夙夜惟寅。 《詩·大雅》祈年孔夙。  又姓。魯大夫季孫夙之後。  又夙沙,複姓。  又叶相卽切,音息。 《詩·大雅》載震載夙。叶下稷韻。 《廣韻》息逐切《集韻》《韻會》息六切,𠀤音夙。 《說文》止也。 《玉篇》夜止也,住也。 《詩·周頌》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註》一宿曰宿,再宿曰信。 《周禮·地官》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  又星宿各止其所,故名宿。二十八宿,亦名二十八次。次,舍也。 《釋名》宿,宿也,言星各止住其所也。  又《增韻》安也,守也。 《左傳·昭二十九年》官宿其業。 《註》宿,安也。  又《周禮·宮正註》諸吏直宿,謂職王宮之守衞者。  又《廣韻》素也。 《史記·信陵傳》晉鄙嚄咤宿將。  又《莊子·列傳》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  又國名。 《春秋·隱二年》及宋人盟于宿。  又邑名。 《史記·衞世家》孫林父甯殖,謀逐獻公怒如宿。  又蒯瞶入宿。  又《史記·吳世家》將舍於宿。 《左傳》作戚,字別義同。  又姓。 《風俗通》漢鴈門太守宿祥,明正德中蜀人宿進。  又通作夙,早也。 《周禮·春官》世婦,掌女宮之宿戒。 《註》宿戒,當給事,謂豫告之也。  又與肅同。 《禮·祭統》先期旬有一日,宮宰宿夫人。 《註》宿讀爲肅戒也。  又《儀禮·宿尸註》宿,與曲禮主人肅客入之肅同。  又去聲。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息救切,音秀。列星也。◎按《史記》《漢書》二十八宿。《正義》音息袖反,又音夙。《左思·吳都賦》窮飛鳥之棲宿,註亦音秀,是星宿之宿,與棲宿之宿,古皆通同。  又叶息流切,音羞。 《莊子·天地篇》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  又叶相卽切,音息。 《班彪·冀州賦》遵大路以北逝兮,歷趙衰之采邑。醜柏人之惡名兮,聖高帝之不宿。

『世』

《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𠀤音勢。代也。 《詩·大雅》本支百世。  又《論語》必世而後仁。 《註》三十年爲一世。 《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又《維摩經》大千世界。 《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  又姓。 《風俗通》秦大夫世鈞。  又與生同。 《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 《註》世與生同。  又《韻補》叶私列切,音薛。 《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 《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 《集韻》書作𠀍。

『冤』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於袁切,音鴛。 《說文》屈也。从兔从冖。兔在冖下不得走,益屈折也。 《廣韻》枉曲也。 《史記·于定國傳》張釋之爲廷尉,天下無冤民。定國爲廷尉,民自以不冤。  又冤句縣。 《韻會》在曹州。句音劬。 《正韻》亦作寃。

『家』

《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𠀤音加。 《說文》家居也。 《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 《詩·周南》宜其室家。 《註》家謂一門之內。  又婦謂夫曰家。 《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  又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 《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 《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  又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 《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  又天家,天子之稱。 《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  又居其地曰家。 《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  又著述家。 《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罷黜百家。  又《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  又家人,易卦名。  又姓。漢劇令家羨,宋家鉉翁。  又《集韻》古胡切,音姑。 《詩·豳風》予未有室家。叶上据荼。  又《小雅》復我邦家。叶上居樗。  又與姑同。大家,女之尊稱。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卽超妹。  又叶古俄切,音歌。 《古雉朝飛操》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  又《孔臧·蓼賦》苟非德義,不以爲家。安逸無心,如禽獸何。  又叶古暮切,音固。 《焦氏·易林》三足孤鳥,靈明爲御。司過罰惡,自殘其家。 《說文》从宀,豭省聲。周伯溫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後人借爲室家之家。○按《六書故》作①,人所合也。从㐺,三人聚宀下,①之義也。乑古族字,乑譌爲豕,《說文》謂从豭省,無義。①字从宀从㐺,或从宀从乑。乑字从亻从人人,與㐺形近。  又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