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留疎剌


   象声词。风声、水声或物件飘落声。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一折:“你看他吸留忽剌水流乞留曲律路,更和这失留疎剌风摆希留急了树。” 元 费唐臣 《贬黄州》第一折:“寒森森朔风失留疎剌串,舞飘飘瑞雪踢良秃欒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ī liú shū là
成语简拼 slsl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象声词。风声、水声或物件飘落声。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一折:“你看他吸留忽剌水流乞留曲律路,更和这失留疎剌风摆希留急了树。” 元 费唐臣 《贬黄州》第一折:“寒森森朔风失留疎剌串,舞飘飘瑞雪踢良秃欒旋。”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丢:遗~。坐~良机。收复~地。流离~所。 违背:~约。~信。 找不着:迷~方向。 没有掌握住:~言。~职。~调(tiáo )。 没有达到:~望。~意。 错误:~误。~策。过~。~之毫厘,谬以千里。 改变常态:惊慌~色。

停止在某一个地方:停~。~学。~任。~级。~步。~守。~驻。 注意力放在上面:~心。~神。~意。 不忍舍弃,不忍离去:~连。~恋。 不使离开:~客。~宿。挽~。拘~。 接受:收~。 保存:保~。~存。~别。~念。~后路。

同“疏”。

违背常情、事理:乖~。~谬。~戾。

同“拉”。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失』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質切,音室。得之反。 《說文》縱也。一曰錯也,過也,遺也。 《書·泰誓》時哉弗可失。 《杜甫詩》雖乏諫諍資,恐君有遺失。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弋質切。與𨓜同。 《莊子·應帝王》自失而走。 《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 《六書本義》與佚軼通。  又《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𠀤音試。 《應楨華·林園集詩》示武恐荒,過亦爲失。凡厥羣后,無懈于位。

『留』

《正字通》俗畱字。

『疎』

《正韻》同疏。

『剌』

《唐韻》盧達切《集韻》《韻會》《正韻》郞達切,𠀤音辢。 《說文》戾也。从束从刀。刀者,剌之也。 《徐曰》剌,乖違者莫若刀也。 《前漢·杜欽傳》無乖剌之心。  又《武五子傳》李姬生燕剌王旦。 《註》師古曰:諡法,暴戾無親曰剌。  又《張衡·思玄賦》彎威弦之撥剌。 《註》張弓聲。  又《李白詩》雙腮呀呷髫鬣張,跋剌銀盤欲飛去。 《註》魚躍聲。  又《韻補》叶力蘖切,音列。 《白居易·桐花詩》風𠋫一參差,榮枯遂乖剌。况吾北人情,不耐南方熱。 《韻會》从約束之束,从刀。與刺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