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梢自领


   自己扯着头发。比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óu shāo zì lǐng
成语注音 ㄊㄡˊ ㄕㄠ ㄗˋ ㄌ一ㄥˇ
成语简拼 tszl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頭梢自領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自己扯着头发。比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这妮子更敢有四星,把体面妆沉,把头梢自领。”


成语典故

自己扯着头发。比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元.关汉卿《调风月》三折:“这妮子更敢有四星,把体面妆沉,把头梢自领。”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首领:~子。~目。 方面:他们是一~的。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树~。末~。~头。~林。 末尾:眉~。收~。 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 古同“艄”,船舵尾。

像圆锥体的形状。 柱形物体的横剖面向一端面逐渐缩小的形式。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从,由:~从。~古以来。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梢』

《廣韻》《正韻》所交切《集韻》師交切,𠀤音弰。 《說文》木也。 《爾雅·釋木》梢,梢櫂。 《郭註》木無枝柯,梢櫂長而殺者。  又竿也。樂者所執。 《漢·郊祀歌·天門章》飾玉梢以舞歌。  又小柴也。 《淮南子·兵略訓》曳梢肆柴。  又《字彙》船柁尾曰梢。今人謂篙師爲梢子。或作䈾。  又擊而去之曰梢。 《揚雄·甘泉賦》梢夔魖而抶獝狂。  又《博雅》梢梢,小也。  又農器。 《陸龜蒙·耒耜經》前如桯而樛者曰轅,後加柄而喬者曰梢。  又梢雲,山名。 《左思·吳都賦》梢雲無以踰,嶰谷弗能連。  又與旓同。旌旗之旒也。 《揚雄·河東賦》揚左纛,被雲梢。  又《韻會》思邀切,音宵。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梢溝三十里而廣倍。 《鄭註》梢,謂水潄齧之溝。  又《說文》山巧切,音㪢shǎo。木長貌。  又《集韻》所敎切,音哨。剡木上殺也。  又《集韻》色角切,音朔。義同《爾雅》。

『自』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二切,音字。 《玉篇》由也。 《集韻》從也。 《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 《疏》自,由也。 《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 《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傳》自,從也。  又《玉篇》率也。  又《廣韻》用也。 《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 《傳》自,用也。 《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 《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又自然,無勉强也。 《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又《集韻》己也。 《正韻》躬親也。 《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又《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唐韻》父二切《集韻》《韻會》毗至切《正韻》毗意切,𠀤音紕。 《說文》鼻,引气自畀也。 《釋名》鼻,嘒也。出氣嘒嘒也。 《管子·水地篇》𦜉發爲鼻。 《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又《揚子·方言》鼻,始也。獸初生謂之鼻,人初生謂之首。梁益閒謂鼻爲初,或謂之祖。祖,居也。  又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爲鼻祖。 《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隅。  又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 《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又炊鼻,地名。 《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於炊鼻。 《杜註》炊鼻,魯地。  又有鼻,國名。在永州營道縣北。 《前漢·昌邑哀王傳》舜封象於有鼻。 《師古註》有鼻在零陵。 《孟子》作有庳。  又鼻息,西方國名。見《風俗通》。  又《後漢·杜篤傳》共川鼻飮之國。 《註》相習以鼻飮也。  又反鼻,蝮蛇別名。  又類鼻,草名。生田中,葉如天名精。 《李時珍曰》卽豨薟。  又《內典》阿鼻,此曰無閒。 从自从畀。俗从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