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痒搔脚。比喻花了气力而于事无补。
汉 焦赣《易林》:“头痒搔跟,无益于疾。”
头上发痒却搔脚跟。比喻于事无补的行动。汉.焦赣《易林.蹇之革》:“头痒搔跟,无益于疾。” 其他 头皮痒而搔脚跟。比喻抓不住要害,不解决问题。汉·焦赣《易林·蹇之革》:“~,无益于疾。”△贬义。多用于处事不当方面。→膝痒搔背隔靴搔痒 ?对症下药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首领:~子。~目。 方面:他们是一~的。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挠,用手指甲轻刮:~痒。~头。隔靴~痒。 古同“骚”,扰乱。
脚的后部,踵:脚后~。 鞋袜的后部:高~鞋。袜后~儿。 随在后面,紧接着:~随。~踪。 赶,及:~不上班。 和,同:我~他在一起工作。 对,向:我已经~他说了。
《唐韻》似陽切《集韻》徐羊切,𠀤音詳。 《說文》瘍也。 又《集韻》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 《博雅》痒,病也。 《詩·小雅》癙憂以痒。 《傳》痒,病也。 又《大雅》稼穡卒痒。 又與瘍同。創也。 《周禮·天官·疾醫》夏時有痒疥疾。 《後漢·律曆志》春分,晷長七尺二寸四分,當至不至,多病耳痒。 又《廣韻》餘兩切《集韻》以兩切《韻會》下朗切,𠀤音養。 《玉篇》痛痒也。 《廣韻》皮痒。 《集韻》膚欲搔也。 《抱朴子塞難卷》人不能自知其體老少痛痒之何故。 又《集韻》或作癢。通作養。詳後癢字註。 又《集韻》弋亮切,音漾。創也。
『搔』《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蘇曹切,音騷。 《說文》刮也。 《增韻》手爬也。 《詩·邶風》搔首踟躕。 《禮·內則》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 《註》抑按搔摩也。 《前漢·枚乗傳》十圍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絕。 《註》搔,謂抓也。 又與騷通。 《吳志·陸凱傳》所在搔擾,更爲煩苛。 《集韻》或作𢸪。 又側絞切,音爪。手足甲也。與蚤同。 《儀禮·士虞禮》沐浴櫛搔翦。通作爪。 又先到切,音譟。與𢮞同。攫搏也。互見前八畫增字。
『跟』《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痕切,音根。 《說文》足踵也。或从止作𣥦。 《釋名》足後曰跟,在下旁著地,一體任之,象本根也。 《後漢·張衡傳》阽焦原而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