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被动应付,对问题不作根本彻底的解决。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四:“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求甚病根也。”
参见:头痛炙头,脚痛炙脚 其他 原指哪里有病就治哪里。后用以喻不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朱子语类·训门人》:“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炙头,脚痛炙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贬义。多用于处事方面。→舍本逐末 ?刮骨疗毒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首领:~子。~目。 方面:他们是一~的。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肚子~。~风。~痒(a.喻疾苦,如“~~相关”;b.喻紧要的事,如“不关~~”)。 悲伤:悲~。哀~。~楚。~惜。~不欲生。 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击。~悼。~责。~快。~改前非。
治病:~疗。~术。~务。~道。 治病的人:~士。~生。~德。 治病的科学:西~。中~。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首领:~子。~目。 方面:他们是一~的。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肚子~。~风。~痒(a.喻疾苦,如“~~相关”;b.喻紧要的事,如“不关~~”)。 悲伤:悲~。哀~。~楚。~惜。~不欲生。 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击。~悼。~责。~快。~改前非。
治病:~疗。~术。~务。~道。 治病的人:~士。~生。~德。 治病的科学:西~。中~。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貢切,音𥦁。 《說文》病也。 《內經》有舉痛論。 又《增韻》楚也。疼也。 《易·說卦》坎為耳痛。 《後漢·鄧皇后紀》后曰:非不痛也,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 又《玉篇》傷也。 《左傳·成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 《前漢·楚元王傳》言多痛切,發於至誠。 《史記·秦本紀》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 又《字彙補》甚也。 《前漢·食貨志》以稽市物痛騰躍。 又凡事盡力為之者,皆曰痛。 《世說新語》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又姓。 《姓譜》本盛國後,實姬姓也。周穆王嬖寵盛姬早卒,穆王哀痛不已,遂改其族,謂之痛氏。
『医』《唐韻》《正韻》于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𠀤音翳。 《說文》盛弓弩矢器。从匸,从矢亦聲。 《齊語》兵不解医。 又《玉篇》所以蔽矢也。或作翳。 《唐韻》《韻會》於其切《正韻》於宜切,𠀤音翳。 《說文》治病工也。 《禮·曲禮》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史記·扁鵲傳》爲醫或在齊,或在趙。 又官名。 《周禮·天官》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註醫師,衆醫之長也。 《後漢·百官志》太醫令一人六百石。 《註》掌諸醫。 又蟲名。 《崔豹·古今注》蝘蜓,一名蛇醫。 又《集韻》或作毉。 《後漢·郭玉傳》毉之爲言意也。 又《集韻》《正韻》𠀤隱綺切,音倚。 《韻會》飮也。 《五音集韻》梅漿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四飮之物,二曰醫。 《註》醴濁釀酏爲之則少淸矣。 又《集韻》或作醷,亦作臆。 《周禮·天官·酒正註》鄭司農說,《內則》漿水臆,醫與臆音亦相似,文字不同,記之者各異耳。此皆一物。 《釋文》醷,本又作臆。 又《集韻》壹計切,音医。 《周禮·六飮》一曰醫。徐仙民讀。
『脚』《廣韻》居勺切《集韻》訖約切,𠀤音蹻。 《說文》脛也。 《釋名》脚,却也。以其坐時却在後也。 《詩·小雅·旣微且尰釋文》尰,脚脛也。 《山海經》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髮。一曰長脚。 《唐韻》居勺切《集韻》《韻會》訖約切,𠀤音蹻。 《說文》脛也。或作脚。 《釋名》却也。以其坐時卻在後也。 《荀子·正論篇》詈侮捽搏,捶笞臏腳。 又以足蹂物曰腳。 《司馬相如·子虛賦》射麋腳麟。 《註》郭璞曰:腳掎足。 《文選·李善註》腳,謂持其麟也。
『痛』《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貢切,音𥦁。 《說文》病也。 《內經》有舉痛論。 又《增韻》楚也。疼也。 《易·說卦》坎為耳痛。 《後漢·鄧皇后紀》后曰:非不痛也,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 又《玉篇》傷也。 《左傳·成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 《前漢·楚元王傳》言多痛切,發於至誠。 《史記·秦本紀》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 又《字彙補》甚也。 《前漢·食貨志》以稽市物痛騰躍。 又凡事盡力為之者,皆曰痛。 《世說新語》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又姓。 《姓譜》本盛國後,實姬姓也。周穆王嬖寵盛姬早卒,穆王哀痛不已,遂改其族,謂之痛氏。
『医』《唐韻》《正韻》于計切《集韻》《韻會》壹計切,𠀤音翳。 《說文》盛弓弩矢器。从匸,从矢亦聲。 《齊語》兵不解医。 又《玉篇》所以蔽矢也。或作翳。 《唐韻》《韻會》於其切《正韻》於宜切,𠀤音翳。 《說文》治病工也。 《禮·曲禮》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史記·扁鵲傳》爲醫或在齊,或在趙。 又官名。 《周禮·天官》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註醫師,衆醫之長也。 《後漢·百官志》太醫令一人六百石。 《註》掌諸醫。 又蟲名。 《崔豹·古今注》蝘蜓,一名蛇醫。 又《集韻》或作毉。 《後漢·郭玉傳》毉之爲言意也。 又《集韻》《正韻》𠀤隱綺切,音倚。 《韻會》飮也。 《五音集韻》梅漿也。 《周禮·天官·酒正》辨四飮之物,二曰醫。 《註》醴濁釀酏爲之則少淸矣。 又《集韻》或作醷,亦作臆。 《周禮·天官·酒正註》鄭司農說,《內則》漿水臆,醫與臆音亦相似,文字不同,記之者各異耳。此皆一物。 《釋文》醷,本又作臆。 又《集韻》壹計切,音医。 《周禮·六飮》一曰醫。徐仙民讀。
『脚』《廣韻》居勺切《集韻》訖約切,𠀤音蹻。 《說文》脛也。 《釋名》脚,却也。以其坐時却在後也。 《詩·小雅·旣微且尰釋文》尰,脚脛也。 《山海經》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髮。一曰長脚。 《唐韻》居勺切《集韻》《韻會》訖約切,𠀤音蹻。 《說文》脛也。或作脚。 《釋名》却也。以其坐時卻在後也。 《荀子·正論篇》詈侮捽搏,捶笞臏腳。 又以足蹂物曰腳。 《司馬相如·子虛賦》射麋腳麟。 《註》郭璞曰:腳掎足。 《文選·李善註》腳,謂持其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