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巧:过于奇巧而无益的。指过于奇巧而无益的技艺与制品
唐·张庭珪《请勤政崇俭约疏》:“去奇伎淫巧,损和璧隋珠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自然波清四海,尘消九域。”
见“奇技淫巧”。唐·张庭珪《请勤政崇俭约疏》:“去~,损和璧隋珠,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自然波清四海,尘消九域。”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闻。~迹。~志。~观。~妙。~巧。~耻大辱。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兵。~计。~袭。出~制胜。 惊异,引以为奇:~怪。惊~。不足为~。
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如一、三、五、七、九等,正的奇数亦称“单数”)。 零数:~零(不满整数的数)。~羡(赢余,积存的财物)。有~(如“八分~~”即八分多一点)。
技巧,才能:~痒(人擅长某种技艺,一遇机会,急欲表现,好像皮肤发痒不能自忍,亦作“技痒”)。~俩(liāng )。 古代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
〔~~〕奔走的样子,如“鹿斯之奔,惟足~~”。
过多,过甚:~辞。~雨。~威。 渐浸,浸渍:浸~。 迷惑:富贵不能~。 在男女关系上态度或行为不正当:奸~。~荡。~乱。~秽。~猥。~书。 放纵,沉溺:~湎(沉溺于酒)。骄奢~逸。
技能好,灵敏:~妙。~思。~劲。~干(gàn )。精~。轻~。乖~。心灵手~。~发奇中。 美好:~笑(指美好的笑貌)。 虚伪(特指语言):~言。~诈。~辩。~言令色。 恰好:~合。~遇。恰~。
《廣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琦。異也。 《莊子·北遊篇》萬物一也。臭腐化爲神奇,神奇復化爲臭腐。 《仙經》人有三奇,精,氣,神也。 又祕也。 《史記·𨻰平傳》平凡六出奇計,其奇祕世莫得聞。 又姓。 又天神名。 《淮南子·地形訓》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 又四凶之一。 《史記·五帝紀》少皡氏有不才子,天下謂之窮奇。 《註》窮奇,卽共工氏。 又獸名。 《司馬相如·上林賦》窮奇𧰼犀。 《註》狀如牛,蝟毛,音如嘷狗,食人。 又江神謂之奇相。 《江記》帝女也。卒爲江神。 又與琦通。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居宜切,音羈。一者,奇也。陽奇而隂偶。 《易·繫辭》陽卦奇,亦零數也。 《又》歸奇于扐以𧰼閏。 又隻也。 《禮·投壷》一算爲奇。 又餘夫也。 《韓非子·十過篇》遺有奇人者,使治城郭。 又數奇,不偶也。 《史記·李廣傳》大將軍隂受上誡,以爲李廣老數奇,毋令獨當單于。 又奇𢷎,一拜也。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𢷎,七曰奇𢷎。 又奇車,奇邪不正之車。 《禮·曲禮》國君不乗奇車。 又奇衺,詭異也。 《周禮·地官》比長有辠,奇衺則相及。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隱綺切。與倚通。依倚也。 《前漢·鄒陽傳》輪囷離奇。 又《字彙補》倚蠏切。同矮,短人也。 《後漢·五行志》童謠,見一奇人,言欲上天。 又叶古禾切,音戈。 《宋玉·招魂》娭光眇視,目曾波些。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說文》从大从可。別作①。俗作竒,非。①字从大从司。
『伎』《集韻》《韻會》𠀤巨錡切,音芰。伎巧。 《老子·道德經》多人伎巧。 又伎倆。 《史記·馮驩傳》無他伎能。 《揚子·法言》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 《又》淳于越可謂伎矣。 《註》伎,才也。 又《廣韻》巨支切。與跂通,足多指也。 又舒貌。 《詩·小雅》鹿斯之奔,維足伎伎。 《註》宜疾而舒,留其羣也。
『淫』《唐韻》余箴切《集韻》《韻會》《正韻》夷針切,𠀤音霪。 《說文》浸淫,隨理也。 《徐曰》隨其脈理而浸漬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善防者,水淫之。 《註》謂以淤泥淫液,使厚也。 又放也。 《禮·哀公問》淫德不倦。 又貪也。 《禮·樂記》聲淫及商。 又溢也,過也。 《書·大禹謨》罔淫于樂。 又甚也。 《列子·黃帝篇》黃帝曰:朕之過淫矣。 又大也。 《詩·周頌》旣有淫威。 又僭也。 《吳語》掩王東海,以淫名聞於天子。 又久也。 《晉語》底著滯淫。 《註》滯廢淫久也。 又邪也。 《禮·王制》志淫好僻。 又《禮·曲禮》毋淫視。 《疏》謂流移也。 又《小爾雅》男女不以禮交,謂之淫。 又歲星失次亦曰淫。 《左傳·襄二十八年》歲在星紀,而淫于元枵。 又淫淫,去遠貌。 《揚雄·羽獵賦》淫淫與與。 《註》往來之貌。 又水名。 《淮南子·覽冥訓》女媧氏積蘆灰以止淫水。 《註》平地出水爲淫。 又泉名。 《王子年·拾遺記》日南之南,有淫泉之浦。 又樹名。 《採蘭雜志》遜頓國有淫樹。 又魚名。 《淮南子·釋山訓》瓠巴鼓瑟,而淫魚出聽。 又《集韻》以贍切,音豔。巴東有淫預堆。 《古歌》淫預大如馬。今作灩澦。 又讀作涅。 《周禮·冬官考工記》㡛氏湅帛,淫之以蜃。 《註》淫當爲涅。 又讀作瑤。 《山海經》爰有淫水,其淸洛洛。 《註》淫音遙,與瑤同。
『巧』《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絞切,敲上聲。 《說文》技也。 《廣韻》能也,善也。 《韻會》機巧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爲良。 《山海經》義均始爲巧,倕始作下民百巧。 又《增韻》拙之反。 《韻會》黠慧也。 《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 《淮南子·主術訓》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責以捷巧。 又《廣韻》好也。 《詩·衞風》巧笑倩兮。 又《韻會》射者工于命中曰巧。 《孟子》知譬則巧也。 又《廣韻》僞也。 《詩·小雅》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傳》出言虛僞,而不知慚於人。 《禮·月令》毋或作淫巧。 《註》淫巧,謂僞飾不如法也。 又《廣韻》苦敎切。 《集韻》《韻會》《正韻》口敎切,𠀤敲去聲。義同。 又叶去九切,音糗。 《前漢·司馬遷傳》聖人不巧,時變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