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单上的套语,以表达敬贺之意。
送礼单上的套语,以表达敬贺之意。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 信仰:信~。素~佛教。 供养,伺候:~养。供~。侍~。 姓。 古同“俸”,薪金。
地支的第九位,属猴。 用于记时:~时(下午三点至五点)。 陈述,说明:~述。~斥。~辩。~冤。三令五~。~请。~报。 重复,一再:“~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中国上海市的别称。 姓。
庆祝,祝颂:祝~。~喜。~词。~电。~礼。 姓。
尊重,有礼貌地对待:尊~。致~。~重(zhòng )。~爱。~仰。恭~。~辞。~慕。~献。 表示敬意的礼物:喜~。寿~。 有礼貌地送上去:~酒。~香。 谨慎,不怠慢:慎始~终(自始自终都谨慎不懈)。 姓。
《唐韻》扶壟切《集韻》《韻會》父勇切,𠀤音唪。 《說文》承也。 《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 又與也,獻也。 《史記·藺相如傳》奉璧西入秦。 又《集韻》房用切,音俸。養也,秩祿也。 《史記·蕭何世家》高祖以吏䌛咸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 《前漢·宣帝紀》帝詔小吏,勤事而奉薄,其益百石以上奉十五。別作俸。 又姓。漢馬軍使奉揮,明奉科。
『申』《唐韻》《集韻》失人切《韻會》《正韻》升人切,𠀤音身。十二支之一。 《爾雅·釋天》太歲在申,曰涒灘。 《釋名》申,身也。物皆成,其身體各申束之,使備成也。 《史記·律書》七月也。律中夷則,其於十二子爲申。申者,言隂用事,申賊萬物。 又重也。 《易·𢁉卦》重𢁉以申命。 《書·堯典》申命義叔。 《傳》申,重也。 《後漢·朱暉傳》願將軍少察愚言,申納諸儒。 又致也。 《禮·郊特牲》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也。 又舒也。 《武王弓銘》屈申之義,廢興之行,無忘自過。 《班彪·北征賦》行止屈申,與時息兮。 又欠伸也。 《莊子·刻意篇》熊經鳥申。 又《博雅》申申,容也。 《論語》子之燕居,申申如也。 《朱註》申申,其容舒也。 又姓。 《史記·三皇本紀》神農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其後有州甫申呂,皆姜姓之後,𠀤爲諸侯。 又申屠,複姓。 又國名。 《詩·王風》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 《傳》申,姜姓之國。 《左傳·隱元年》鄭武公娶於申。 《註》申國,今南陽宛縣。 又州名。 《韻會》春秋時屬楚,秦南陽郡,後魏爲郢州,周爲申州。 又山名。 《山海經》申山,其上多穀柞,其下多杻橿。 又北二十里曰上申之山。 又池名。 《左傳·文十八年》夏五月公遊于申池。 《註》齊南城西門名申門,左右有池。 又矢名。 《晉語》乾時之役,申孫之矢集於桓鉤。 《註》申孫,矢名。 又草名。 《淮南子·人閒訓》申𦯝,杜茞,美人之所懷服也。 《註》申𦯝,杜茞,皆香草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思晉切,音信,伸也。 又《集韻》試刃切,音眒。引也。
『敬』《廣韻》《集韻》《韻會》𠀤居慶切,音竟。 《說文》肅也。 《釋名》敬,警也。恆自肅警也。 《玉篇》恭也,愼也。 《易·坤卦》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書·洪範》敬用五事。 《周禮·天官·小宰》三日廉敬。 《註》敬,不解於位也。 《禮·曲禮》毋不敬。 《註》禮主於敬。 《左傳·僖三十三年》敬德之聚也。 《論語》修己以敬。 又《後漢·周燮傳》安帝以𤣥纁羔幣聘燮,燮因自載到潁川陽城,遣生送敬,遂辭疾而歸。 《註》送敬,猶致謝也。 又姓。 《廣韻》𨻰敬仲之後,漢有揚州刺史敬歆。 又《韻補》叶居卿切。 《曹植·車渠椀賦》何神怪之巨偉,信一覽而尤敬。雖離朱之聰明,猶炫耀而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