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振起,发扬;矜:自以为是;容:容貌,仪容。自以为比别人有能耐的一种骄傲表现。
奋:振起,发扬;矜:自以为是;容:容貌,仪容。自以为比别人有能耐的一种骄傲表现。
战国·赵·荀况《荀子·正名》:“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复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偏正 矜,自以为是。感到比别人有本事的一种骄傲态度。《荀子·正名》:“有兼听之明,而无~,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贬义。多用于骄傲方面。
鸟张开并振动翅膀:~飞。~翅。 振作,鼓劲,振动:~起。~力。~勇。~不顾身。振~。勤~。兴~。 提起,举起:~臂。~袂(举袖,形容奋发的样子)。~笔疾书。
怜悯,怜惜:~悯(怜悯)。~惜。~恤。 自尊,自大,自夸:~夸。~伐。~恃。骄~。 庄重,拘谨:~持。~重(zhòng )。
矛柄。
同“鳏”。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包含,盛(chéng):~器。~量(liàng )。~积。~纳。无地自~。 对人度量大:~忍。宽~。 让,允许:~让。不~人说话。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止。~颜。~光。~貌。仪~。军~。市~。阵~。姿~。 或许,也许:~或。 姓。
《篇海類編》古朗切,剛上聲。鹽澤也。 又音本。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問切,音僨。 《說文》翬也。 《爾雅·釋鳥》雉,絕有力奮。羊,絕有力奮。螽醜奮。鳥張羽奮奞也。 《詩·邶風》不能奮飛。 《史記·樂書》羽翮奮,角觡生。 又震動也。 《易·豫𧰼》雷出地奮。 又揚也。 《禮·樂記》奮至德之光。 又振去塵也。 《禮·曲禮》僕展軨效駕,奮衣由右上。 又姓。 《左傳》楚有司馬奮揚。 又叶普麫切,音片。 《孫楚·韓信贊》秦失其鹿,英雄交戰。遂寤明主,超然虎奮。 从奞在田上。俗作𡚒,非。𡚒字原从奞从旧。
『矜』《唐韻》《集韻》巨巾切《韻會》《正韻》渠巾切,𠀤音㨷。 《說文》矛柄。 《史記·主父偃傳》起窮巷,奮棘矜。 《註》矜者,戟鋋之杷也。 《揚子·方言》矜謂之杖。 《註》矛戟,矜卽杖也。 《集韻》或作𥎊㮗,通作槿。 又《廣韻》巨斤切《集韻》渠斤切,𠀤音勤。 又《集韻》渠京切,音擎。義𠀤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居陵切,音兢。 《六書略》矜本矛柄,因音借爲矜憐之矜。 《爾雅·釋訓》矜憐,撫掩之也。 又《釋言》苦也。 《註》可矜憐者亦辛苦。 《書·泰誓》天矜于民。 《詩·小雅》爰及矜人。 《註》貧窮可憐之人也。 《公羊傳·宣十五年》見人之厄則矜之。 《註》矜,憫也。 又《小爾雅》惜也。 《書·旅獒》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註》矜,憐惜之意。 《傳》矜持也。 又《博雅》危也。 《詩·小雅》居以凶矜。 《箋》凶危之地,謂四裔也。 又哀也。 《揚子·方言》齊魯之閒曰矜。 又遽也。 《揚子·方言》秦晉或曰矜。或曰遽。 又自賢曰矜。 《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公羊傳·僖九年》矜之者何。猶曰莫若我也。 《註》色自美大之貌。 《管子·法法篇》彼矜者滿也,細之屬也。 《註》滿招損,小人之類也。 又莊以持已曰矜。 《論語》君子矜而不爭。 又敬也。 《孟子》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 又尚也。 《賈誼·治安策》嬰以廉恥,故人矜節行。 又竦也。 《張衡·思𤣥賦》魚矜鱗而幷凌。 又《詩·小雅》矜矜兢兢。 《註》羊羣堅强也。 又《集韻》居覲切,兢去聲。亦憐也。 又《集韻》《韻會》姑頑切《正韻》姑還切。𠀤與瘝同。 《後漢·和帝紀》寤寐恫矜。 《註》病也。 又同鰥。 《詩·大雅》不侮矜寡。 《禮·王制》老而無妻者謂之矜。 《集韻》通作𩶊𥎅。 《琅邪代醉編》鰥寡之鰥,禮記作矜。哀矜之矜,前漢于定國傳作鰥。二字通聲互用也。 《六書正譌》矜从令。
『之』《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容』《廣韻》《集韻》《韻會》𠀤餘封切,音融。 《說文》盛也。从宀从谷。 《徐鉉曰》屋與谷,皆所以盛受也。 《增韻》受也,包函也。 《易·師卦》君子以容民畜衆。 《書·君𨻰》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註》謂包之也。 又《唐書·狄仁傑傳》婁公盛德,爲所包容久矣。 又儀容也。 《禮·冠義》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 《射義》試之於射宮,其容比於禮,其節比於樂。 又《玉藻》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 又從容,安也。 《書·君𨻰》從容以和。 《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 又《爾雅·釋器》容謂之防。 《郭璞註》形如今牀頭小曲屛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所以容身防矢也。 又禮官曰容。 《禮·樂記》使之行商容,而復其位。 《註》容謂禮樂之官。使之檢視殷家禮樂之官,而復其位。 《前漢·儒林傳》徐生善爲容。是善禮樂者謂之容也。 又飛揚貌。 《楚辭·九章》紛容容之無經兮。 又《禮·內則》佩容臭。 《註》香物也。助爲形容之飾,猶後世香囊也。 又紗之輕者曰輕容。 《唐苑類》輕容,無花薄紗也。 又州名。古象郡地,唐置容州。 又姓。八凱仲容之後。 《禮記》有徐大夫容居。 又慕容,複姓。 又《集韻》尹竦切。與慫慂之慂同,勸也。 又《正字通》余壟切,音涌。 《前漢·郊祀歌》神之行,旌容容。 又與頌通。 《說文》貌也。从頁,公聲。 《徐曰》此儀容字。歌頌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頌。後人因以爲歌頌字。 《前漢·惠帝紀》有罪當盜械者,皆頌繫。 《顏師古註》古頌與容同。 《𠛬法志註》頌謂寬容之,不桎梏也。 又叶與章切,音陽。 《韓愈·獨孤申叔哀辭》如聞其聲,如見其容。嗚呼遠矣,何日而忘。 又《參同契》天道甚浩廣,太𤣥無形容。虛寂不可覩,匡郭以消忘。